[实用新型]无人舰艇及无人舰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9688.2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秦野;乔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10008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舰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舰艇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舰艇及无人舰艇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舰艇是一种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和武器系统的无人操作的舰艇。适合执行危险性的、不宜有人的任务。在军事上,可以执行侦察、探测、搜索、巡逻、排雷、反潜作战、反特种作战、打击海盗及反恐攻击等;在民事上,可以执行搜救、导航和水文地理勘察等活动。
在对海、湖、池塘、河等的水面、水中或者水底情况的观测中,使用能够远程操控的无人舰艇。无人舰艇搭载有声纳,其能够向水底发出超声波,并接收从水底等中反射来的超声波,从而观测水中或者水底的情况。
无人舰艇上装设有摄录装置,用于监测水面或者水中情况。但是,由于在进行水面观测的过程中,由于摄录装置的位置固定,角度固定,因此摄录范围有限,有时无法满足观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舰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舰艇的摄录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舰艇,包括:艇身,所述艇身安装有动力装置、供能装置和检测机构,
所述供能装置分别与所述动力装置和所述供能装置连接,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摄录装置,所述摄录装置安装于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上位于所述摄录装置旁安装有光源,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旋转机构上,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艇身相连,所述旋转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机构和所述摄录装置转动,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摄录装置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器、顶杆、固定架和移动架,所述固定架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器驱动所述顶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顶杆与所述移动架连接,所述移动架与所述固定架滑动配合,所述摄录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座、支撑座、转轴和第二驱动器,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器与所述转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卫星接收机、水下音视频监测设备、雷达、声纳、超声仪、流速仪、多波束测探仪、声速仪、单波束测探仪、信息处理器、罗经仪、通讯接收机、无线电台设备和天线装置。
可选地,沿所述艇身的顶面设置有轨道,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位于所述轨道上。
可选地,所述艇身的顶面设置有传送带,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所述传送带上。
优选地,所述艇身上安装有光能发电板,所述光能发电板与所述供能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艇身的内腔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艇身顶板铰接,所述光能发电板安装于所述盖板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舰艇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舰艇在使用过程中,供能装置为动力装置和检测机构供能,动力装置带动无人舰艇行驶,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活动。在检测机构中,摄录装置用于检测水面上方的情况,在检测过程中,使用升降机构改变摄录装置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使用旋转机构改变摄录装置的镜头的朝向,从而配合使用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可以使得在舰身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改变摄录装置的拍摄角度,增大了摄录装置的摄录范围,减少了摄录死角。
同时,由于在舰身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改变摄录装置的拍摄角度,因此就无需为了改变拍摄角度去控制舰身移动,从而节省了用于供舰身移动所需提供的能量,使得无人舰艇的续航能力增强。
此外,由于在摄录装置旁设置有光源,因此当光线较暗时可通过打开光源进行补光,使得摄录的影像更为清晰。
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无人舰艇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人舰艇在艇身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摄录装置可在竖直位置进行移动,以及转动,因此加大了拍摄角度,减少了摄录死角,增加了无人舰艇的续航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舰艇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舰艇的摄录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人舰艇系统,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无人舰艇,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无人舰艇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为地面管理子系统。
所述无人舰艇系统与上述无人舰艇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雅英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9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补偿记忆效应的模拟预失真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客机专用运输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