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药收获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887636.1 | 申请日: | 2017-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4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姬延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延滨 |
| 主分类号: | A01D17/00 | 分类号: | A01D17/00 |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 地址: | 1581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山药 收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山药收获机。
背景技术
由于山药的根茎埋得较深而且长度又比较长,为了防止山药从地下采挖上来时折断而影响价格,传统起山药的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方式。人工起山药耗费人力,起获速度慢,成本比较高。虽然也有人采用专用的农业机械配合人工来起山药,由机器将山药周围的土震松动,再通过人工将山药从土里拔出来,这种起山药方法虽然也不错,但是仍然比较浪费人力,而且由于山药埋得比较深,长度不一定均匀一致,拔山药的过程中很难保证山药不被拔断,这种起山药的方式效果也不够理想,起获山药的速度也不够快,不利于降低山药的起获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和人工,收获速度快,收获成本低,不会起断山药的山药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机架和升降架,机架的前部设有与牵引机械相连的牵引座、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左行走轮和右行走轮,升降架的后部横向与机架的后部相铰接,升降架上从后向前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后部套装在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上的传动辊一上、前部套装在位于传动辊一前下方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上的传动辊二上,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与升降架之间分别设有安装在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内分别驱动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转动的液压马达一和液压马达二,传动辊二前方设有转动安装在升降架上并与传动辊二相同轴向的拔土辊,拔土辊与升降架之间设有安装在拔土辊内驱动拔土辊转动的液压马达三,升降架上拔土辊左右两侧的前方一左一右分别设有轴向竖立的左开沟螺旋和右开沟螺旋,左开沟螺旋和右开沟螺旋分别转动安装在升降架前部的左右两侧、上端部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一和大齿轮二,大齿轮一或大齿轮二与安装在升降架上的液压马达四输出轴上的小齿轮相啮合,机架上安装有位于升降架前端上方的液压卷扬机,液压卷扬机上的卷扬绳向下与升降架前部相连吊动升降架的前端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使用它收获山药节省人力和人工,收获速度快,收获成本低,又不会起断山药。它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它可以直接将山药从深土中起出并自动落到收获过山药的地面上,山药起获完整性好,更有利于保证山药的价格。码放在地面上的山药会自动晾晒风干,更有利于装车运输和山药储存。它在起获山药的同时对种植过山药的土地进行了一次深翻,更有利于下一季作物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机架1和升降架2,机架1的前部设有与牵引机械相连的牵引座11、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左行走轮12和右行走轮13,升降架2的后部横向与机架1的后部相铰接,升降架2上从后向前设有传送带21,传送带21的后部套装在转动安装在升降架2上的传动辊一22上、前部套装在位于传动辊一22前下方转动安装在升降架2上的传动辊二23上,传动辊一22和传动辊二23与升降架2之间分别设有安装在传动辊一22和传动辊二23内分别驱动传动辊一22和传动辊二23转动的液压马达一24和液压马达二25,传动辊二23前方设有转动安装在升降架2上并与传动辊二23相同轴向的拔土辊26,拔土辊26与升降架2之间设有安装在拔土辊26内驱动拔土辊26转动的液压马达三27,升降架2上拔土辊26左右两侧的前方一左一右分别设有轴向竖立的左开沟螺旋28和右开沟螺旋29,左开沟螺旋28和右开沟螺旋29分别转动安装在升降架2前部的左右两侧、上端部分别安装有相互啮合的大齿轮一30和大齿轮二31,大齿轮一30或大齿轮二31与安装在升降架2上的液压马达四32输出轴上的小齿轮33相啮合,机架1上安装有位于升降架2前端上方的液压卷扬机34,液压卷扬机34上的卷扬绳35向下与升降架2前部相连吊动升降架2的前端上升或下降。
机架1的后部安装有位于传动辊一22后方并与传送带21之间间隔有落土间隙的山药滑槽14。山药滑槽14为前侧高后侧低、左右两侧分别向上设有立沿的倾斜槽。
拔土辊26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条拔土叶片36。
液压卷扬机34由液压马达五37、与液压马达五37转轴相连的卷扬轮38和盘绕在卷扬轮38上的卷扬绳35构成。
牵引座11由设于机架1前上方中部的上牵引环和设于机架1前下方左右两侧的两个下牵引环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延滨,未经姬延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76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