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LED前照灯和具有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4230.8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于凯;高志强;张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5/50;F21S41/25;F21V17/10;F21V23/04;B60Q1/04;F21Y115/10;F21W107/10;F21W102/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前照灯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LED前照灯和具有该车用LED前照灯的车辆。
背景技术
LED前照灯作为车辆前部的主要照明灯具,具有高亮度和高级感等优势。现有普通车辆开发时对车辆前照灯的需求有造型简洁、高防尘和高防水性能。目前市场上的车用前照灯的尺寸一般较大,整灯的安装和拆卸通常不方便,不能满足车辆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LED前照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该车用LED前照灯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包括:
灯壳,所述灯壳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
双光透镜照明组件,所述双光透镜照明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且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容纳腔与外部电连接,所述双光透镜照明组件包括LED光源组件,所述LED光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朝向所述开口以射出光线;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双光透镜照明组件相连以控制其打开和关闭;
灯罩,所述灯罩设在所述开口处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包括:
端板;
多个侧板,多个所述侧板分别设在所述端板的同一侧且与所述端板配合限定出所述容纳腔,所述控制器设在其中一个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形成为基板,所述控制器设在多个所述侧板中位于顶部的一个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位于顶部的所述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沿所述灯壳的轴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分别插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车用LED前照灯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安装槽相连以固定所述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双光透镜照明组件还包括:线束,所述线束一端与所述LED光源组件相连,所述端板设有通孔,所述线束穿过所述通孔与外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有呼吸帽以用于平衡所述灯壳内外压差。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与所述灯壳之间通过热熔胶层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灯壳的长度不大于200mm,所述灯壳的宽度不大于183mm,所述灯壳的高度不大于12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用LED前照灯。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灯罩与灯壳之间通过热熔胶层相连以封闭容纳腔,且灯壳的长度不大于200mm,宽度不大于183mm,高度不大于122mm,不仅达到高防水性和防尘性的目的,而且尺寸小便于拆装和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
车用LED前照灯100;
灯壳10;侧板11;安装槽12;紧固件13;呼吸帽14;
双光透镜照明组件20;线束21;
控制器30;灯罩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用LED前照灯100包括灯壳10、双光透镜照明组件20、控制器30和灯罩40。
具体而言,灯壳10内限定有一端开口的容纳腔,双光透镜照明组件20安装于容纳腔内且至少一部分伸出容纳腔与外部电连接,双光透镜照明组件20包括LED光源组件,LED光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开口以射出光线,控制器30与双光透镜照明组件20相连以控制其打开和关闭,灯罩40设在开口处以封闭容纳腔,灯罩40上可设有供LED光源组件射出光线的透明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4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花盆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园艺幼苗种养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