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软硬双重密封的偏心半球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482.0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1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占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成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软硬 双重 密封 偏心 半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一种偏心半球阀。
背景技术
偏心半球阀也叫C型球阀,是靠旋转半球来使阀门畅通或闭塞,其开关轻便,体积小,可以做成很大口径,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密封面与球面常在闭合状态,不易被介质冲蚀,广泛适用于石油、化工、城市给排水等要求严格密封的工况。目前使用的偏心半球阀,根据密封面的不同,可分为软密封偏心半球阀与硬密封偏心半球阀,软密封一般采用橡胶密封圈,容易老化、脱落,失去密封能力,硬密封一般采用不锈钢密封圈,容易渗漏,密封效果不易保证;在实际应用中,密封面的密封往往只采用一道密封,一旦密封失效,则会造成阀门泄漏,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软硬双重密封的偏心半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阀体,阀体一端固定安装有阀座,阀体内设置有阀芯,阀座在阀门关闭状态下压紧阀芯,阀体上方设有支架,支架和阀体内穿设有阀杆,阀杆与阀体之间设有填料和填料压板,阀座上设有与阀芯形成密封的密封面,密封面包括有硬密封面和软密封面,硬密封面包括有第一硬密封面和第二硬密封面,第一硬密封面和第二硬密封面分别固定设置于软密封面两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硬双重密封共同作用,比普通密封密封效果更好,确保密封效果,阀门不易泄漏,密封性能更加稳定可靠,阀门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阀杆外套接有固定于支架和阀体之间的填料容圈上,填料容圈内设有供填料放置的填料容腔,填料压板覆盖在填料上并与填料容腔配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另增设填料容圈的硬密封,防止阀门输送介质从阀杆处外漏。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第一硬密封面和第二硬密封面之间设置有形成软密封面的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阀座上设置有供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嵌入的环槽。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对气体或液体介质有良好的密封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硬密封面设置为STL堆焊层。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增强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阀座的外壁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保障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其中,阀体1,阀座2,阀芯3,阀杆4,支架5,填料41,填料压板42,第一硬密封面21,第二硬密封面22,软密封面23,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24,O形密封圈25,填料容圈4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具有软硬双重密封的偏心半球阀,包括有阀体1,阀体1一端固定安装有阀座2,阀体1内设置有阀芯3,阀座2在阀门关闭状态下压紧阀芯3,阀体1上方设有支架5,支架5和阀体1内穿设有阀杆4,阀杆4与阀体1之间设有填料41和填料压板42,阀座2上设有与阀芯3形成密封的密封面,密封面包括有硬密封面和软密封面23,硬密封面包括有第一硬密封面21和第二硬密封面22,第一硬密封面21和第二硬密封22面分别固定设置于软密封面23两侧,硬密封面设置为STL堆焊层,第一硬密封面21和第二硬密封面22之间设置有形成软密封面23的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24,阀座上设置有供增强聚四氟乙烯密封圈24嵌入的环槽,阀座的外壁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25,可以实现软密封或硬密封的效果,形成了可靠的双重密封,满足了使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阀杆4外套接有固定于支架5和阀体1之间的填料容圈43上,填料容圈43内设有供填料41放置的填料容腔,填料压板42覆盖在填料41上并与填料容腔配合,填料容圈43上设有若干密封圈,用于与阀杆4、阀体1之间密封。在阀杆4处增设填料容圈43这类型的硬密封,达到软硬双重密封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成阀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成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4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