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3408.9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9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冯氏养生馆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67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艾灸 本实用新型 客户 艾灸装置 可拆卸的 灰烬 上端 限位器 烫伤 防灰 积灰 影响治疗效果 手柄 均匀安装 治疗效果 放料部 治疗师 掉落 外壁 阻隔 体内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手柄,壳体的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防灰盖,壳体内设置有放料部与若干个积灰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艾灸柱的利用率,限位器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止烫伤客户,也方便治疗师确定艾灸柱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保证治疗效果,防灰盖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烬掉落烫伤客户,积灰部的设计能够防止灰烬阻隔在艾灸柱与客户之间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艾灸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其治疗效果已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艾灸方法主要有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等,艾灸的主要功效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和美容等等。
目前主要的艾灸设备有艾灸床、艾灸凳、艾灸理疗仪和手持式艾灸装置等等,目前市面上的手持式艾灸装置在使用时,无法及时、便捷的清理艾灸时产生的灰烬,既影响艾灸效果,又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能够解决传统手持式艾灸装置使用时无法及时、辩解的清理艾灸产生的灰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手持式艾灸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器,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可拆卸的手柄,壳体的上端安装有可拆卸的防灰盖,壳体内设置有放料部与若干个积灰部。
所述积灰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挡板固定在壳体的底部,第一挡板靠近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与壳体的内侧壁围成积灰腔,第一挡板远离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与第二挡板靠近壳体的内侧壁的侧面围成积灰通道,积灰通道连接积灰腔与放料部。
所述壳体的内壁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排烟孔,排烟孔均位于放料部。
所述放料部包括若干个定位钉,所述定位钉均固定在壳体的内壁的底部。
所述手柄的外壁设有防滑层。
所述防灰盖包括框架、散热网,所述框架安装在壳体上端,散热网固定在框架上。
所述散热网采用钢丝制作。
所述壳体的内壁设有隔热层。
所述限位器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弹簧、滑动块,弹簧的顶部与滑动块的底部相贴合,滑动块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沿着套筒竖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定位钉固定艾灸柱,能够有效提高艾灸柱的利用率,限位器的设计不仅能够防止烫伤客户,也方便治疗师确定艾灸柱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保证治疗效果,防灰盖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灰烬掉落烫伤客户,积灰部的设计能够防止灰烬阻隔在艾灸柱与客户之间影响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的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防灰盖的局部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位器的局部详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冯氏养生馆,未经利辛县冯氏养生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3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