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站台防越界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8257.1 | 申请日: | 201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7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南;唐学凡;张卫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3/00 | 分类号: | B61L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1 | 代理人: | 李桂玲,杜国庆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站台 越界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站台防越界预警装置,是一种利用对射技术,实现铁路站台人员的安全防护。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路站台越界预警大多通过视频远程视频监控和现场人员指挥,通常无法实时有效进行监测,主要依靠人的监管,漏报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提出一种铁路站台防越界预警装置技术方案,利用对射技术,实现铁路站台人员的安全防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路站台防越界预警装置,包括对射传感器,对射传感器被设置在站台轨道两侧,在所述站台轨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区域探测器,所述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分别连接至一个计算机终端控制器,计算机终端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对射传感器是一种光栅对射传感器。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对射传感器是红外或激光对射传感器中的一种,所述的区域探测器是红外或激光区域探测器中的一种。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有多组,多组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沿站台轨道两侧均匀间隔分布设置。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对射传感器分别在站台轨道两侧设置的探测柱上距地面0.4米、1.2米以及2米的高度设置,所述区域探测器设置在探测柱的顶端侧。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报警器是带有语音的广播报警器和灯光闪耀报警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每个越界防区通过多组对射器连接到越界分析模块,再由越界分析模块连接到服务管理软件平台,同时每个越界防区内的监控系统和广播系统也连接到服务管理软件平台,增加的区域探测器可以做到有效判定识别人员越界入侵行为,发出预警提示和视频联动,提高了铁路站台区域的安全防护。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探测柱上传感器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铁路站台防越界预警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作为防越界探测器的对射传感器1,对射传感器被设置在站台轨道2的两侧,其中,在所述站台轨道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区域探测器3,增加的区域探测器(是幕帘防护)用于在车辆和人员同时通过时,对越界人员的探测识别。所述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分别连接至一个计算机终端控制器4,计算机终端控制器连接有报警器5。其中,所述对射传感器是一种光栅对射传感器。并且,所述对射传感器是红外或激光对射传感器中的一种,所述的区域探测器是红外或激光区域探测器中的一种。
计算机终端控制器中有越界分析模块,当列车通过此越界区域时,越界分析模块不产生预警信息,当普通人员穿越此越界区域时,越界分析模块产生预警信息到服务管理软件平台;服务管理软件平台收到越界分析器传来的预警信息,进行弹窗、语音提示并伴有视频联动和现场视频截图,并对当前预警记录进行保存。工作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对越界区域的人员进行查证识别,对非法入侵的人员通过广播系统进行警示驱离。
所述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可以是一组,但作为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有多组,多组对射传感器和区域探测器沿站台轨道两侧均匀间隔分布设置,本实施例为三组,三组防越界探测器的相对间隔为1.5米。
同样,每组防越界探测器中的对射传感器可以是一个,区域探测器为两个,但做为本实施例,为了有效地分辨被测物体:如图2所示,每组防越界探测器由三对对射器和两个区域探测器(红外幕帘探测器)构成,所述对射传感器分别在站台轨道两侧设置的探测柱6上距地面0.4米、1.2米以及2米的高度设置,所述区域探测器设置在探测柱的顶端侧。此结构囊括所有列车探测特征,同时0.4米到2米高度也是正常人的最佳的身高探测范围。另外区域幕帘探测器左右各一个用于铁路轨道两侧,用于探测铁路轨道两侧人员越界通过的情形,并且区域幕帘的探测区域7可根据现场实际工况进行调节,区域幕帘探测区域不能与铁路轨道进行重叠,避免列车通过是造成的干扰和误触发。
其中:所述报警器是带有语音的广播报警器和灯光闪耀报警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易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8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油机
- 下一篇:一种污泥处理用高效卧螺离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