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47689.0 | 申请日: | 2017-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莫海基;刘青青;梁俊;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10 | 分类号: | B60N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用杯托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为满足驾驶员和乘车人员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喝水或饮品等的需求,大部分车型在副仪表板的储物盒上设置有杯托装置。目前的杯托夹持装置多数采用整体固定嵌镶在储物盒体上,杯托夹持形态单一,对储物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对不同大小的杯体的适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合理利用车辆储物空间,可根据乘客需求提供多种杯托夹持形态,结构简单的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用于设置在储物盒内,所述杯托夹持装置包括壳体、两个夹紧叶片、弹性件和开关机构,所述两个夹紧叶片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每个夹紧叶片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每个夹紧叶片与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夹紧叶片展开的弹性件,所述开关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当夹紧叶片朝向所述壳体收折至关闭状态时,所述开关机构锁定夹紧叶片,当按压所述开关机构解除与夹紧叶片的锁定时,夹紧叶片在所述弹性件的弹力推动下自动展开至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每个夹紧叶片上设有锁槽,所述开关机构由上至下设有开启按钮、按钮连杆、两个锁单元和两个锁弹簧,每个锁弹簧套接在一个对应的锁单元上,每个锁单元上设有锁舌,所述两个锁单元的锁舌分别卡入所述两个夹紧叶片的锁槽内,所述开启按钮与所述按钮连杆的上端连接,通过按动所述开启按钮由所述按钮连杆带动所述两个锁单元向下运动,控制所述两个锁单元的锁舌分别脱离所述两个夹紧叶片的锁槽,所述开启按钮、所述按钮连杆和所述两个锁单元通过所述两个锁弹簧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按钮连杆的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块,每个锁单元上设有与所述凸块相配合的悬块,当按下开启按钮,通过所述按钮连杆的两个凸块分别推动所述两个锁单元的悬块,带动所述两个锁单元向下运动并压缩所述两个锁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锁槽设置在每个夹紧叶片用于夹紧杯体的自由端的中部。
进一步地,每个夹紧叶片的一端可以设有转轴,壳体上设有轴孔,所述转轴插入在所述轴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套接在所述夹紧叶片的转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盒的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一条限位筋,所述壳体前后端分别设有三个与所述限位筋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储物盒的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三条限位筋,所述壳体前后端分别设有一个与所述限位筋相匹配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两个夹紧叶片分别安装在所述上壳体左右两侧,所述开关机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中部位置并连接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设有与所述卡槽相匹配的卡舌,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舌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能合理利用车内有限的储物空间,提高车辆储物空间利用率,可根据乘客需求提供多种杯托夹持形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关闭状态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转动状态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双叶片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的单叶片展开示意图;
图8是储物盒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用杯托夹持装置安装示意图;
其中,10、储物盒;11、限位筋;20、壳体;21、上壳体;21a、轴孔;211、卡槽;22、下壳体;22a、安装槽;221、卡舌;23、夹紧叶片;23a、转轴;231、锁槽;24、弹性件;25、凹槽;30、开关机构;31、开启按钮;32、按钮连杆;321、凸块;33、锁单元;331、锁舌;332、悬块;34、锁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47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短波红外人证比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多光谱图像的人证比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