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声音的产生和特性教学演示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24886.0 | 申请日: | 201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7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林珠;张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珠;张祺 |
主分类号: | G09B23/14 | 分类号: | G09B2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之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6 | 代理人: | 朱枫 |
地址: | 31572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声音 产生 特性 教学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音的产生和特性教学演示仪,包括支架、激光指示器、音叉和平面镜,激光指示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平面镜固定在音叉上,激光指示器的激光方向指向平面镜并于镜面成锐界或钝角。本实用新型利用视觉暂留,将光点变成光线,由此说明音叉在振动,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在不利用示波器的前提下,在墙壁上投影出其振动图像,说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声音的产生和特性教学演示仪。
背景技术
《声》是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的内容,此章节介绍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三个特性等相关内容。
声音的产生:教材围绕声音的产生安排了两个活动: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发声的音叉轻轻触击悬挂的乒乓球。前者可视性不强,在教室演示时后排的同学无法看到。后者只能说明音叉在振动,不能体现每个时刻其振动情况。
声音的特性:在介绍声音的响度和音调这两个特性时,教师会结合示波器的波形图进行讲解,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与波形的疏密程度有关,也就是振动的频率,波形越密,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然而示波器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陌生,多了这个电子信号的转换过程,学生会感到困惑;另一方面,示波器的配备不是每个学校都有,难以做到普及化,而老师在使用时也会碰到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及激光技术,设计出一种成本较低、现象明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教学演示仪用于课堂教学。不需要用示波器,直接用眼睛进行观察,让声音也能被我们所“看见”。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声音的产生和特性教学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激光指示器、音叉和平面镜,激光指示器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平面镜固定在音叉上,激光指示器的激光方向指向平面镜并与镜面成锐角或钝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第二平面镜,所述的第二平面镜放置在一可转动的底座上;第二平面镜处于激光对于平面镜的反射方向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平面镜为一立方体的其中一个竖直面,所述立方体以其中心为轴放置在所述可转动的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敲击音叉使其震动,可以观察到光点在墙壁上迅速得跳动着,形成上下一小段亮线。由此可以说明,音叉确实是在振动的,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将经过激光经过第二平面镜的反射后,就可以在墙壁上形成一系列的横线,敲击音叉后,就可以看到其振动图像就是一列波。
本实用新型利用视觉暂留,将光点变成光线,由此说明音叉在振动,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在不利用示波器的前提下,在墙壁上投影出其振动图像,说明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声音的产生展示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声音的特性展示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支架1、激光指示器2、平面镜3、音叉4、立方体5、第二平面镜51、电动机6、底座7、导线8、电池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珠;张祺,未经林珠;张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24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羊细管冻精解冻后短途运输保温杯
- 下一篇:一种输送带间歇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