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刹车手柄及两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4581.1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3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325062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刹车 手柄 两轮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电动车等两轮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刹车手柄及两轮车。
背景技术
随着摩托车和电动车等两轮车的逐渐普及,摩托车和电动车已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摩托车或电动车的刹车手柄一般为一体成型设计,当刹车手柄的某一个部件损坏后,需要更换整个刹车手柄,不仅浪费财力,而且一体成型的刹车手柄也不容易拆卸。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刹车手柄,不仅方便拆卸,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刹车手柄,不仅方便拆卸,还能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刹车手柄的两轮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刹车手柄,包括手柄臂和手柄座,所述手柄臂和所述手柄座能够拆卸连接,所述手柄臂和所述手柄座通过卡扣连接,所述手柄座上开设有容纳所述手柄臂和所述卡扣的槽口,所述手柄臂包括手柄臂主体和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下部设置有手柄凸起,所述手柄凸起与所述手柄臂主体之间形成手柄凹槽,所述卡扣的中间设置有卡扣凹槽,所述卡扣凹槽的两侧形成第一卡扣凸起和第二卡扣凸起,所述手柄凹槽和所述第一卡扣凸起相配合,所述手柄凸起与所述卡扣凹槽相配合,且所述第二卡扣凸起上还设置有固定柱。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固定柱穿过的通孔,以及与所述手柄座配合的安装孔,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手柄座相连,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相连的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为按压盖,且所述固定柱的顶端卡接在所述按压盖内。
优选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的弹簧。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座可拆卸相连,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身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座上用于调节所述手柄臂跨度的转档。
一种两轮车,包括刹车手柄,所述刹车手柄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刹车手柄。
优选的,所述两轮车为摩托车,或者为电动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刹车手柄,包括手柄臂和手柄座,手柄臂和手柄座能够拆卸连接,当手柄臂或者手柄座某一个部件损坏后,可将刹车手柄拆卸,对手柄臂或者手柄座中某一个部件进行更换,该结构不仅方便了刹车手柄的拆卸,还避免了更换整个刹车手柄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刹车手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刹车手柄拆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刹车手柄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部件的具体名称如下:
1-手柄臂,11-手柄臂主体,12-连接块,13-手柄凸起,14-手柄凹槽,2-手柄座,21- 手柄槽口,22-转档,3-卡扣,31-卡扣凹槽,32-第一卡口凸起,33-第二卡扣凸起,331-固定柱,4-固定板,41-通孔,42-安装孔,5-弹簧,6-按压盖,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刹车手柄,不仅方便拆卸,还能有效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刹车手柄的两轮车。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刹车手柄,包括手柄臂1和手柄座2,手柄臂1和手柄座2能够拆卸连接,当手柄臂1或者手柄座2某一个部件损坏后,可将刹车手柄拆卸,对手柄臂1或者手柄座2中某一个部件进行更换,该结构不仅方便了刹车手柄的拆卸,还避免了更换整个刹车手柄的问题,有效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手柄臂1和手柄座2通过卡扣3进行连接,通过拆卸卡扣3,可以对刹车手柄进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兆翔车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45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