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栽机的送苗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2831.8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65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跃;卢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亚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30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苗盘 底板 链条 链轮 钢丝 移栽机 本实用新型 发生位置 链轮转动 速度控制 限位作用 向前移动 运输过程 偏移 两排 转轴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栽机的送苗机构,包括框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苗盘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两侧上各设置有一条链条,每条所述链条都绕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两个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转轴相连,两条所述链条之间设置有钢丝,相邻的两排所述苗盘之间设置有一根钢丝。使用时,链轮带动链轮转动,链条转动时,通过钢丝带动苗盘向前移动,钢丝在带动苗盘前进的同时,又对苗盘有一个限位作用,因此苗盘的运动完全可以通过链条的速度控制,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密度移栽机的送苗机构。
背景技术
移栽机一种将苗盘上的幼苗扩散种植到土地上的设备。目前的移栽机都没有办法实现高密度种植,一般一次种植一排数量在两到四株之间,其主要原因是,原先的移栽机下料机构每个都是单独的一套驱动系统驱动,导致设备上的下料机构没办法靠的很近,这样对于一些需要高密度移栽的作物就没有办法处理,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送苗机构是将成排的苗盘送到取苗机构处的装置,他需要将一排排苗盘按照一定的速度输送至取料机构处。比较容易想到的一种实现方式是,利用履带输送,但是履带的成本比较高,而且输送的时候也容易出现位置偏差,因为苗盘会在率带上滑动,因此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移栽机的送苗机构,成本低且在苗盘在运输时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移栽机的送苗机构,包括框架和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所述苗盘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的两侧上各设置有一条链条,每条所述链条都绕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上,两个所述第一链轮通过第一转轴相连,两条所述链条之间设置有钢丝,相邻的两排所述苗盘之间设置有一根钢丝。使用时,链轮带动链轮转动,链条转动时,通过钢丝带动苗盘向前移动,钢丝在带动苗盘前进的同时,又对苗盘有一个限位作用,因此苗盘的运动完全可以通过链条的速度控制,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框架滑动连接在所述机架上,还包括带动所述框架横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苗盘上方,所述隔板竖直向下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上设置有棍子,所述棍子插入所述条形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链轮带动链轮转动,链条转动时,通过钢丝带动苗盘向前移动,钢丝在带动苗盘前进的同时,又对苗盘有一个限位作用,因此苗盘的运动完全可以通过链条的速度控制,运输过程中也不会发生位置偏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运用于移栽机的示意图。
图3移栽机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取苗机构与接苗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接苗夹夹紧时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图5的剖视图。
图8是挡块的示意图。
图9是接苗夹张开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0 是接苗机构和下苗机构配合的示意图。
图11是下苗机构的示意图。
图12是下苗爪的一个角度示意图。
图13是下苗爪的一个角度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亚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亚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2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茎异黄精便携式移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态农业的自动施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