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淬火油自动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0762.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91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绪浩;陈学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博英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435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自动 冷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的淬火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淬火油自动冷却系统,具有上端为开口的储油箱,储油箱连接有箱内冷却循环装置和箱外冷却循环装置,箱内冷却循环装置具有临时储油槽,在临时储油槽与储油箱之间分别连通有抽液管A和出液管A,在抽液管A的管体上安装有抽液泵A;箱外冷却循环装置具有冷却水槽和抽液管B,抽液管B的管体位于储油箱外部并且部分管体伸入冷却水槽内,在抽液管B上安装有抽液泵B;本实用新型以主动冷却的方式,将受热的淬火液主动抽送至冷却水箱内,既保证冷却效果,也避免了传统冷却管道占用储油箱内容积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的淬火工艺领域,具体是一种淬火油自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淬火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热处理工艺,是提高工件物理性质的关键技术,其大致过程中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专用的淬火液中,使工件快速冷却,以提高某种物理性能(包括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的过程。
淬火过程中,由于淬火液会吸收大量来自工件的热量,淬火一端时间后,淬火液温度会大幅上升,严重影响淬火效果。为解决这一现象,传统的冷却方法主要为在淬火液内安装冷却管道,冷却管道内充装循环冷却液以降低淬火液的温度,这种冷却方法主要存在的缺陷为:如果要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淬火液中需要布置较为密集的冷却管道,这样一来,密集布置的冷却管道就会占用大量的淬火液箱体的容积,降低工件淬火效率;但如果为保证充足的淬火空间,就需要减少冷却管道的布置数量,这样又会减低冷却效果;
此外,由于淬火过程中,受热工件往往送入淬火液的上层或下层,导致上层或下层淬火液温度不一致,严重影响工件淬火质量。
发明内容
为解决淬火液传统冷却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既能保证淬火空间又能保持较好的冷却效果的淬火油自动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淬火油自动冷却系统,具有上端为开口的储油箱,所述储油箱连接有箱内冷却循环装置和箱外冷却循环装置,所述箱内冷却循环装置具有临时储油槽,在临时储油槽与储油箱之间分别连通有抽液管A和出液管A,所述抽液管A的进液口靠近储油箱的底部,在抽液管A的管体上还安装有抽液泵A,出液管A的出液口位于储油槽上部;所述箱外冷却循环装置具有冷却水槽和抽液管B,抽液管B的进液口与储油槽底部连通,抽液管B的出液口位于储油槽上部,抽液管B的管体位于储油箱外部并且部分管体伸入冷却水槽内,在抽液管B上还安装有抽液泵B。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抽液管B位于冷却水槽内的部分管体呈多道折弯型布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油槽内装有用于测量油温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具备的优势在于:
1、采用箱外冷却循环装置,以主动冷却的方式,将受热的淬火液主动抽送至冷却水箱内,既保证冷却效果,也避免了传统冷却管道占用储油箱内容积的问题;
2、采用箱内冷却循环装置,将储油箱内上层和下层的淬火液充分混合,使储油箱内淬火液温度保持一致,保证淬火质量;
3、将抽液管A和抽液管B的进液口均布置在储油箱底部,出液口均布置在储油箱上部,加速淬火液在储油箱内的循环,有助于淬火液的冷却和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不包括冷却水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储油箱的剖视图。
图中:1-储油箱,2-箱内冷却循环装置,3-箱外冷却循环装置,4-临时储油槽,5-抽液管A,6-出液管A,7-抽液泵A,8-冷却水槽,9-抽液管B,10-法兰,11-抽液泵B,12-温度传感器,13-阀门,14-淬火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博英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博英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07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识别活塞销端孔的振动喂料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手推车的托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