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79206.8 | 申请日: | 2017-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8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申伟;陈荣昌;邢国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3/02 | 分类号: | G01M3/02;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57 | 代理人: | 黄云铎 |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油桶 吸盘 溢油检测 传感器 油膜 本实用新型 导油软管 油品装卸 输油臂 检测 声光报警功能 生产调度系统 实时传输到 安装方便 出油接口 传输设备 磁性安装 海事系统 进油接口 安装座 电连接 吸盘体 磁铁 吊杆 上盖 桶体 吸附 油品 连通 码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包括接油吸盘(1)、接油桶(2)、导油软管(3)、油膜检测传感器(4)和MCU控制单元(5),所述的接油吸盘(1)包括吸附吊杆(11)、磁铁(12)和吸盘体(13),接油桶(2)包括上盖(21)和桶体(22),所述的导油软管(3)连通所述的接油吸盘(1)的出油接口(14)和接油桶(2)的进油接口(23),所述的油膜检测传感器(4)安装在所述的接油桶(2)的安装座(24)上,所述的MCU控制单元(5)与油膜检测传感器(4)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溢油检测装置采用磁性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输油臂及其它油品传输设备、管路,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并能将输油臂溢油情况实时传输到码头生产调度系统或海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报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品装卸作业中,如传输设备、管路出现问题,可能产生多处溢油污染源。经生产实践发现,难以发现并且不好修补的溢油污染源是在传输油品过程中必须经常运动的船用液压输油臂。船用液压输油臂广泛应用在油轮及加油船中,通过输油臂把油轮中的油泵入岸上油库或输入另一只船中,现有的液压输油臂主要由直立的机座和旋转架构成,如果旋转架与机座实现大角度度旋转,就必须具有接触的动密封结构,这种结构很易产生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采用弹性管段结构,在重复运动的管路接口处也易产生泄漏。现有技术中的溢油探测器都是安装在水中,无法检测输油臂的漏油。而对输油臂溢油检测要么是人通过旋转接头处的观察孔观察,这对与大型的输油臂难以实现。或是采用液位传感器,这在下雨天无法使用,并且与输油臂的旋转接头安装为一体,改造工作量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结构简单、检测准确并能全天后使用的一种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包括接油吸盘、接油桶、导油软管、油膜检测传感器和MCU控制单元,
所述的接油吸盘包括吸附吊杆、磁铁和吸盘体,所述的吸附吊杆一端通过铰链安装在吸盘体的上缘,吸附吊杆另一端固定安装磁铁,吸盘体的底体具有出油接口,
接油桶包括上盖和桶体,所述的上盖上具有进油接口,所述的桶体上部具有安装座,
所述的导油软管连通所述的接油吸盘的出油接口和接油桶的进油接口,
所述的油膜检测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的接油桶的安装座上,油膜检测传感器的探头穿过桶体上通孔伸入桶体内,
所述的MCU控制单元与油膜检测传感器电连接。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的MCU控制单元连接的声光报警器。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的MCU控制单元连接的液晶显示器。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采用无线的方式与码头生产调度系统或海事系统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油膜检测传感器为激光荧光传感器、电磁能量吸收传感器或接触式传感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油吸盘的吸附吊杆在安装磁铁的一端具有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能够绕吸附吊杆的轴线旋转,磁铁固定安装在旋转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采用磁性安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于不同种类的输油臂,也能够推广油品装卸用的传输设备和管路,能够自动进行检测,能全天后检测和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并能将输油臂或其它传输设备和管路溢油情况实时传输到码头生产调度系统或海事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油品装卸作业的溢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92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仪表板总成质量质心测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系统前后级气密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