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5198.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5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黄鑫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F1/16;H04M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2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终端 及其 指纹识别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其唯一性、安全性、保密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指纹识别技术现已基本普及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
在将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终端时,为了达到外观的一致性,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通常需要与手持终端的整体色调保持一致。目前,主要是采用盖板颜色来实现指纹识别模组的颜色区分。
用户在手持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总希望有多种不同的体验。例如,体验指纹识别模组不同的外观颜色。但是,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一旦组装成型后,其颜色是固定的。也就是说,用户若想有多种体验,就得更换手持终端。然而,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频繁更换手持终端是不现实的,故传统的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指纹识别模组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降提升用户体验的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
一种指纹识别模组,包括:
基板;
指纹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
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封装层,所述指纹传感器封装于所述封装层内;及
具有初始颜色的感光油墨层,覆设于所述封装层的表面,所述感光油墨层的颜色在受光照时由所述初始颜色变化为不同于所述初始颜色的预设颜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油墨层中含有感光变色颜料,所述感光变色颜料的重量比为10%至40%。当感光变色颜料的重量比小于10%时,感光油墨层在受光照时反应会比较慢,且呈现出的颜色较浅,变色效果不佳。反之,当感光变色颜料的重量比大于40%时,则感光油墨层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会不均匀,且不易实现颜色渐变的目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变色颜料的重量比为10至30%。该比例时,包含感光变色颜料的涂料较“稀”,便于喷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变色颜料的重量比为20至40%。该比例时,包含感光变色颜料的涂料较“浓”,便于进行丝网印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油墨层还包括抗氧化剂、热安定剂、光吸收剂和光抑制剂。有效延缓感光油墨层产生光疲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可透光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设于所述感光油墨层的表面。对感光油墨层进行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为玻璃面板、蓝宝石面板、陶瓷面板或硬质油墨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油墨层通过喷涂的方式形成于所述保护层的内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朝向所述感光油墨层的一侧的表面为磨砂面。防止眩光,同时还能增强感光油墨层与保护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的PH值范围为7至9之间。进一步提升感光油墨层与保护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围绕所述保护层及所述封装层的周向设置。便于指纹识别模组应用于手持终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背向所述指纹传感器的一侧并与所述基板电连接。方便走线,便于基板与手持终端的主机实现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光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当感光油墨层的厚度低于10微米时,感光油墨层的颜色难以较好的呈现到保护层的表面,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难以满足ID颜色设计的要求;当感光油墨层140的厚度高于30微米时,厚度太厚会影响指纹传感器信号的采取,从而影响成像的品质。
一种手持终端,包括:
主机;
如上述优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基板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上述手持终端及其指纹识别模组,感光油墨层在光线照射下会发生反应从而呈现出颜色变化。而且,根据光照强度的不同,感光油墨层所呈现的颜色也存在区别。感光油墨层的颜色会透过其表面进行显示,从而决定指纹识别模组的显示颜色。当用户在使用手持终端时,随着所处环境的切换,其光照强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导致感光油墨层呈现的颜色也随之改变。因此,无需更换手持终端,用户便可体验多种不同的指纹识别模组的外观颜色,故用户体验得到有效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指纹识别模组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5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载鱼眼相机的图像处理装置
- 下一篇:指纹识别装置与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