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64622.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6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郝爽;代瑞环;徐江;邵珠湘;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0 | 分类号: | B62D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林秋兰 |
地址: | 2501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汽车 量化 转向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汽车转向器支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日益枯竭,节能减排项目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对于汽车行业,轻量化是降低油耗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满足零件强度的同时有效减轻零部件重量是未来零部件设计的趋势,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不仅能满足节能减排利于环保,也能减轻消费者的物资负担。
汽车转向器支架是转向系统主要零部件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重型汽车转向器支架一般重量较重,耗油量大,虽然也有轻量化方向的转向器支架出现,但强度低往往不能满足重型汽车的要求,通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该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重量轻,耗油量低,强度高,能满足高强度要求的重型汽车,通用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包括车架连接端、转向器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所述车架连接端和转向器连接端之间通过空腔连接体连接,所述车架连接端上设置有左侧车架安装孔、右侧车架安装孔和强化部,所述左侧车架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Ⅰ,所述强化部为空腔连接体延伸出的外部,所述强化部包括减重槽,所述减重槽内设置有减重孔Ⅰ,所述减重槽的边缘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切口;所述转向器连接端上设置有转向器安装孔和减重孔Ⅱ,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分布在减重孔Ⅱ的两侧。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左侧车架安装孔和加强筋Ⅰ一前一后交替设置,因车架连接端的左侧受力大,故在此设置加强筋Ⅰ,一前一后的设置不仅提高了车架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结合处以及安装孔的强度,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加强筋分布不均,导致的连接端受力不均,进而致使连接端变形失效的情况。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转向器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的内部结合处设置有加强筋Ⅱ,所述加强筋Ⅱ设置在转向器安装孔的相邻位置,加强筋Ⅱ有效加强了空腔连接体和转向器连接端的连接强度,也提高了转向器安装孔的强度,避免转向器安装孔因受力不均导致的变形失效。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车架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的结合处为圆弧过渡设置,所述转向器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的结合处为圆弧过渡设置,圆弧过渡的设置可避免应力集中,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表面设置有防腐防锈层,因转向器支架工作环境恶劣,锈蚀严重,设置防腐防锈层可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造价成本。
进一步的改进,上述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为一体成型,一体成型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增设的强化部大幅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强度,减重槽、减重孔Ⅰ和减重工艺切口的设置则大大减轻了增设的强化部的重量,使本实用新型在增加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耗油量低,强度高,能满足高强度要求的重型汽车,通用性好,加强筋Ⅰ一前一后的交替设置不仅提高了车架连接端和空腔连接体结合处以及安装孔的强度,也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加强筋分布不均,导致的连接端受力不均,进而致使连接端变形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所示:1-车架连接端;2-转向器连接端;3-空腔连接体;4-加强筋Ⅰ;5-强化部;51-减重孔Ⅰ;6-减重孔Ⅱ;7-减重工艺切口;8-加强筋Ⅱ;9-减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重型汽车轻量化转向器支架,包括车架连接端1、转向器连接端2和空腔连接体3,所述车架连接端1和转向器连接端2之间通过空腔连接体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连接端1上设置有左侧车架安装孔、右侧车架安装孔和强化部5,所述左侧车架安装孔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Ⅰ4,所述强化部5为空腔连接体3延伸出的外部,所述强化部5包括减重槽9,所述减重槽9内设置有减重孔Ⅰ51,所述减重槽9的边缘上设置有减重工艺切口7;所述转向器连接端2上设置有转向器安装孔和减重孔Ⅱ6,所述转向器安装孔分布在减重孔Ⅱ6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4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