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761199.9 | 申请日: | 2017-06-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张佳伟;胡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5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混合液 流通 磁场 作用 流变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流变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
背景技术
磁流变阻尼器是以智能材料磁流变液的磁流变效应为控制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智能液压控制元件。由于具有毫秒级响应速度、大控制范围和大阻尼力输出的特点,使得它成为工业应用领域优秀的半主动执行器件。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及桥梁的减振抗震系统、铁路机车车辆及汽车悬架系统的减振等场合。
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大多采用励磁线圈与阻尼器缸体间形成的圆环式阻尼间隙。并且常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提高输出阻尼力,一是在相同输入电流下,尽可能在磁流变液饱和范围内提高阻尼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常用的方法是减小磁流变阀的阻尼间隙宽度,但由于磁流变液久置未用再次启用时,容易出现颗粒沉淀从而堵塞阻尼间隙,导致磁流变阀失效。第二就是增加阻尼间隙的长度,但这样会显著增加磁流变阻尼器的体积,占用更多的安装空间,制造成本也相应增加。同时,由于传统的磁流变阻尼器活塞头与阻尼器缸体之间存在间隙,运动过程中活塞杆容易产生左右振动,稳定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磁流变阻尼器存在的问题及满足磁流变阻尼器的实际使用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混合液流通道的双磁场作用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的活塞头部分由活塞头左端盖、线圈绕线架、永磁铁以及活塞头右端盖等四部分组成。该阻尼器在线圈绕线架内侧,设有一块永磁铁使内部单一磁路变为混合磁路,形成双作用磁场。当励磁线圈不通入电流时,放置在线圈绕线架内侧的永磁铁磁力线通过并垂直有效阻尼间隙,使阻尼器具有一定的初始阻尼力;活塞杆内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头右端盖四周加工有圆形通孔,构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轴向液流通道;活塞头右端盖左端面和活塞头左端盖右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厚度为1mm,构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径向液流通道;轴向液流通道和径向液流通道形成混合液流通道,在不增加阻尼器体积的情况下,提高了输出阻尼力的大小。液流通道设置在活塞内部,活塞头与阻尼器缸体之间无间隙,消除了阻尼器运动过程中的左右振动,提高了阻尼器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活塞头的磁流变阻尼器,在产生相同大小粘滞阻尼力的情况下,该结构所需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同时具有可控范围大、系统成本低及稳定性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左吊环(1)、活塞杆(2)、阻尼器左端盖(3)、阻尼器缸体(4)、活塞头左端盖(5)、线圈绕线架(6)、永磁铁(7)、活塞头右端盖(8)、锁紧螺母(9)、右吊环(10)、阻尼器右端盖(11)、补偿弹簧(12)、浮动活塞(13)以及励磁线圈(14);左吊环(1)与活塞杆(2)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阻尼器左端盖(3)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杆(2)与阻尼器左端盖(3)圆形通孔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左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左端盖(3)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活塞头左端盖(5)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头左端盖(5)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左端盖(5)通过活塞杆(2)右侧轴肩进行轴向定位;永磁铁(7)圆周内表面与活塞头左端盖(5)外表面过渡配合;永磁铁(7)通过活塞头左端盖(5)台肩进行轴向定位;线圈绕线架(6)圆周内表面与永磁铁(7)外表面过渡配合;线圈绕线架(6)通过活塞头左端盖(5)台肩进行轴向定位;活塞头右端盖(8)中间加工有圆形通孔,活塞头右端盖(8)圆形通孔与活塞杆(2)外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头右端盖(8)外表面与永磁铁(7)圆周内表面过渡配合;活塞头右端盖(8)通过永磁铁(7)右侧进行轴向定位;活塞杆(2)右端加工有外螺纹,活塞头左端盖(5)、线圈绕线架(6)、永磁体(7)以及活塞头右端盖(8)通过锁紧螺母(9)进行紧固连接;活塞杆(2)靠近台肩处加工有互相垂直的圆形通孔,活塞杆(2)右端面加工有圆形孔,与活塞杆(2)台肩处互相垂直的圆形通孔相连通;活塞头右端盖(8)左端面和活塞头左端盖(5)右端面间的轴向间隙厚度为1mm,构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径向液流通道;活塞头右端盖(8)四周加工有圆形通孔,形成供磁流变液通过的轴向液流通道;线圈绕线架(6)加工有绕线槽,励磁线圈(14)缠绕在线圈绕线架(6)绕线槽内;励磁线圈(14)的引线通过活塞左端盖(5)的引线槽和活塞杆(2)的引线孔引出;浮动活塞(13)外表面与阻尼器缸体(4)内表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左端中间加工有圆形沉孔,补偿弹簧(12)右端与阻尼器右端盖(11)圆形沉孔间隙配合,补偿弹簧(12)左端与浮动活塞(13)右端面接触;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右端面间隙配合,并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阻尼器右端盖(11)与阻尼器缸体(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阻尼器右端盖(11)与右吊环(10)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61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减震器
- 下一篇:一种可水洗半植鞣绵羊服装革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