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车用集成式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56454.0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1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黄修瑞;余翔;王康;文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3/02 | 分类号: | B60K13/02;B60K1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车 集成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客车用集成式支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空滤和消音器在传统客车中的安装是最为不变的,主要由于发动机上的涡轮排气管和进气管通畅是在同一侧,也导致了两者管路及两种器件安装和设计的不变。通常对于焊接式底架而言空滤一般是和消音器独立安装,增加安装成本,且易干涉二者之间的附属连接管路,使得消音器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将消音器、空滤集成安装的客车用集成式支架。
客车用集成式支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管、一空滤支撑架、两个消音器支撑架,所述空滤支撑架、所述消音器支撑架的宽度方向两端均分别焊接于两根支管,两个所述消音器支撑架对称设置于所述空滤支撑架长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消音器支撑架、所述空滤支撑架共中心线,使得所述支管、所述空滤支撑架、所述消音器支撑架构成一整体,将消音器、空滤安装于此支架上。
客车用集成式支架,其优点是:
设计的此支架可将消音器、空滤统一安装固定,再安装于车内底架上,避免了消音器、空滤之间附属管路的相互影响;空滤支撑架、消音器支撑架之间的结构位置设计,避免消音器的脱落,加强了空滤、消音器安装的稳定性,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客车用集成式支架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面剖视图;
图3为客车用集成式支架的侧视图;
图4为第一U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U型支杆的侧视图;
图6为第二U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U型支杆的侧视图;
其中:
1、支管,2、空滤支撑架,21、第一U型支杆,22、第二U型支杆,23、空滤承载板,23a、空腔,
3、消音器支撑架,31、第一支板,32、第二支板,33、连接板,32a、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3所示:客车用集成式支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支管1、一空滤支撑架2、两个消音器支撑架3,所述空滤支撑架2、所述消音器支撑架3的宽度方向两端均分别焊接于两根支管1,两个所述消音器支撑架3对称设置于所述空滤支撑架2长度方向两侧,且所述消音器支撑架3、所述空滤支撑架2共中心线,使得所述支管1、所述空滤支撑架2、所述消音器支撑架3构成一整体,将消音器、空滤安装于此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空滤支撑架2包括:包括分别焊接于两根所述支管1上部的第一U型支杆21、第二U型支杆22,以及两端分别焊接于所述第一U型支杆21、所述第二U型支杆22的空滤承载板23,用于安装空滤于所述空滤承载板23;
根据图4~7所示:所述第一U型支杆21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U型支杆22的高度,使得所述空滤承载板23、所述第一U型支杆21、所述第二U型支杆22所组成的截面图形为梯形,用于承载空滤;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支杆21、所述第二U型支杆22的两端均为斜边,且切斜方向、倾斜角度均相同,用于控制所述空滤承载板23的稳定性;
所述空滤承载板23上开设有一空腔23a,用于将空滤安装固定于所述空腔23a内;
所述空腔23a与所述空滤承载板23共中心,使得所述空滤支撑架2受理均衡。
所述消音器支撑架3包括:垂直设置于两根所述支管1间的第一支板31、第二支板3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板31、所述第二支板32的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板31、所述第二支板32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支板31、所述连接板33、所述第二支板32构成一Z型,用于安装消音器;
所述第二支板32设置于靠近所述空滤支撑架2的一侧;
所述第二支板32上设置有螺栓32a,用于固定消音器。
所述第一支板31、所述第二支板32、所述连接板33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子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56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专用智能小车的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人驾驶配送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