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8203.8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4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邹兴辉;易彪;谢杰;朱伟伟;曹凤明;张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周放,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支架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重卡车型为了满足现阶段国四标准的排放要求,增加了后处理系统,以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后处理系统结构需要在整车上增加尿素罐及其固定支架。
但现有技术的尿素罐支架总成各连接板及支架采用的是焊接的方法装配在一起,尤其是尿素罐固定支架与尿素罐侧固定板安装时,焊接难以控制其安装精度,容易出现与尿素罐凹槽配合安装时出现偏差,导致尿素罐无法安装,通用性差,尿素罐支架总成返修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返修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具有开口型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呈L型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立柱和底边,且所述立柱的上部具有封闭型的固定臂;且尿素罐呈L型且其底部位于所述固定臂和所述底边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横梁。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立柱上具有车架安装孔。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其还包括:箍带,所述箍带的上端与所述固定臂相连接,所述箍带的下端与所述底边相连接;且所述尿素罐的外壁位于所述箍带之内并与所述箍带相固定接触。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臂经固定销与所述箍带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箍带的下端经螺栓与所述底边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侧支架为一体折弯成型,且在所述立柱和所述底边的外侧具有支撑架。
该新型支架总成侧支架和尿素罐外形匹配且便于定位和固定,结构简单,安装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和
图2为框架示意图。
附图标记:立柱1,底边2,固定臂3,尿素罐4,横梁5,车架安装孔6,箍带7,固定销8,螺栓9,支撑架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素罐支架总成,其具有开口型框架1,所述框架包括:两个呈L型的侧支架,所述侧支架包括立柱1和底边2,且所述立柱1的上部具有封闭型的固定臂3;且尿素罐4呈L型且其底部位于所述固定臂3和所述底边2之间。
该新型支架总成侧支架和尿素罐外形匹配且便于定位和固定,结构简单,安装可靠。
解决尿素罐与尿素罐支架总成的连接问题,减少尿素罐支架总成的返修率;零部件加工安装更加简洁方便;优化零部件的轻量化设计。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柱1之间连接有横梁5。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横梁5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立柱1上具有车架安装孔6。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还包括:箍带7,所述箍带7的上端与所述固定臂3相连接,所述箍带7的下端与所述底边2相连接;且所述尿素罐4的外壁位于所述箍带7之内并与所述箍带7相固定接触。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臂3经固定销8与所述箍带7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箍带7的下端经螺栓9与所述底边2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侧支架为一体折弯成型,且在所述立柱1和所述底边2的外侧具有支撑架10。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尿素罐支架总成结构采用空心的“口”型钢管折弯、拼焊成型,同时尿素罐总成结构做成L型,嵌入尿素罐支架总成中;箍带通过固定销安装与支架中,另一端带有安装螺纹,箍带将尿素罐固定后另用螺栓固定在尿素罐支架的安装孔中,保证尿素罐不发生移动。
该尿素罐支架总成结构简单,采用成型钢管折弯成型,相对于原有的支架总成,大大的降低了支架总成的重量;各零部件采用结构优化,在保证零部件本身强度的同时,去除多余零部件的重量,使零部件结构尽量轻量化。尿素罐固定支架总成与尿素罐采用箍带连接固定,连接紧固、可靠,同时零部件加工简单、装配方便。尿素罐固定支架总成与尿素罐安装匹配精度高,返修率大大降低。
应了解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非限制性实施方案,应了解非限制性实施方案仅仅作为实例进行说明。本申请所要要求的实质的保护范围更体现于独立权利要求提供的范围,以及其从属权利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82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内燃机余热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