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3370.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马贵;李晓龙;胡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2D2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前风窗 加强 暖风机 压力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更加看重生活的品质,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乘员舱漏水是影响乘员舒适性的一个重大问题,空调进风口作为连接乘员舱内与舱外的重要通道,其漏水问题是车身设计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对象,解决好空调进风口漏水问题能够很好的提升汽车品质。前挡风玻璃切边与前罩装饰件之间设有密封胶条,由于密封胶条与前挡风玻璃切边或前罩装饰件之间存在间隙,无法通过刷胶等手段彻底密封,当水量较大时无法完全通过前罩装饰件上开的流水孔排出,少量的水会从密封胶条与前挡风玻璃切边或前罩装饰件之间的间隙流入车体机舱。空调进风口一般开设在暖风机压力室板上,且空调进风口位置处于间隙下方,空调运行时空调主机会从空调进风口吸入大量空气,空调进风口会产生较大吸力,将沿着前挡玻璃与前罩装饰件的间隙流下的水吸入空调进风口,从而引起乘员舱进水。因此需对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能够增加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防止从前挡风玻璃切边与前罩装饰件之间的间隙漏进的水进入空调进风口,减小乘员舱进水现象;能够防止水从空调进风口的下端部流进,进一步降低空调进风口进水的风险;排水效果和挡水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包括暖风机压力室板、后端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的上端焊接的前风窗加强件,其特征是:还包括连接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风窗加强件的前风窗支撑件和暖风机压力室板加强件,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设有空调进风口,在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对应所述空调进风口的部位设有防水板,在所述前风窗加强件的前边对应所述空调进风口正上方的部位设有挡水部,该挡水部包括与所述前风窗加强件的前边连接的挡水面、设在该挡水面前边和左端部的挡水翻边,所述挡水面的左端部设有排水孔。
进一步,所述挡水面为弧面,且所述挡水面的后边高于前边。
进一步,所述挡水翻边的高度大于或等于8mm;所述防水板的最小高度a大于或等于60mm;所述挡水面的右端与空调进风口的右端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b大于或等于70mm。
进一步,所述前风窗支撑件的上端与前风窗加强件的底面焊接、下端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靠近空调进风口下端的部位焊接;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加强件呈梯形,其上端设有上翻边、后边设有后翻边,所述上翻边与所述前风窗加强件的底面焊接,后翻边与所述暖风机压力室板上靠近空调进风口左端的部位焊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
由于暖风机压力室板与前风窗加强件焊接,且通过前风窗支撑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加强件加强固定,增加了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在前风窗加强件的前边对应空调进风口正上方的部位设有挡水部,从密封胶条与前挡风玻璃切边间隙或者从密封胶条与前罩装饰件间隙流进的水,刚好能够流到挡水部的挡水面上,通过挡水面的右端面和排水孔排出,从而避免了水进入空调进风口,减少了乘员舱进水的现象;由于在空调进风口的下端部设有防水板,防止了水从空调进风口的下部流进,进一步降低了空调进风口进水的风险;挡水面的形状设计使得排水效果良好;挡水翻边的高度、防水板的最小高度、挡水面的右端与空调进风口的右端在左右方向的距离等的设计,对防水结构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前风窗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前风窗加强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暖风机压力室板,2-前风窗加强件,3-前风窗支撑件,4-暖风机压力室板加强件;
11-空调进风口,12-防水板;21-挡水面,22-挡水翻边,23-排水孔;41-上翻边,42-后翻边;
a-防水板的最小高度,b-挡水面21的右端与空调进风口11的右端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33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空调的壳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用钢丝绳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