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22813.0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路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K1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50224 | 代理人: | 邬剑星 |
地址: | 40003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加油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
背景技术
加油口盒是车身中重要的结构件,通常加油口盒底部与加油管连接,上部与侧围外板搭接;一般设计上加油口盒上边缘与侧围之间要预留一定的间隙,以避免由于焊接精度带来的偏差而引起加油口盒与侧围的干涉;为了保证加油口盒上边缘与侧围搭接处的密封性,通常在加油口盒翻边处涂抹密封胶来填充加油口盒与侧围之间的空隙,防止此处漏水和漏气,鉴于目前此处涂胶多采用人工涂胶,涂胶位置的控制和涂胶的均匀性难以控制,且由于整车焊接精度的不稳定,容易造成加油口盒与侧围之间的间隙大小不固定,故加油口盒与侧围搭接处常会出现漏水和漏气等问题。此外,由于加油口盒独立成一部件,这就需要配备多套模具,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焊接操作不仅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焊接过程中控制不到位则容易产生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的缺陷,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也容易导致支架产生裂纹,降低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因此,就需要对现有的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进行改进,防止加油口盒与侧围搭接处出现的漏水和漏气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防止加油口盒与侧围搭接处出现的漏水和漏气问题,同时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包括侧围外板和加油口盒,所述侧围外板与加油口盒的盒体相连,所述侧围外板与盒体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盒体上设有加油口安装孔、位于加油口安装孔右侧的油箱门开启机构安装孔及位于加油口安装孔左侧的加油管定位孔。
进一步,该总成采用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成型。
进一步,所述侧围外板及盒体的外表面自内到外依次设有酸洗层、防腐层和耐磨层。
进一步,所述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和防腐外层,所述防腐内层为环氧树脂涂层,所述防腐外层为磷化膜层。
进一步,所述防腐内层与防腐外层相对的表面呈相契合的波纹状。
进一步,所述耐磨层为Ni-Al基合金涂层。
进一步,所述耐磨层外还设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为PVC防水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侧围外板及盒体一体成型,只需要配备一个模具即能够实现生产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与焊接成型相比,该结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同时,侧围外板与盒体之间无缝隙连接,可有效防止原来加油口盒与侧围搭接处出现的漏水和漏气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侧围加油口盒总成,包括侧围外板1和加油口盒,所述侧围外板1与加油口盒的盒体2相连,所述侧围外板1与盒体2一体成型;该总成采用金属板材冲压制造成型;所述盒体2上设有加油口安装孔2a、位于加油口安装孔2a右侧的油箱门开启机构安装孔2b及位于加油口安装孔2a左侧的加油管定位孔2c;侧围外板1及盒体2一体成型,只需要配备一个模具即能够实现生产加工,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与焊接成型相比,该结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同时,侧围外板1与盒体2之间无缝隙连接,可有效防止原来加油口盒与侧围搭接处出现的漏水和漏气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外板1及盒体2的外表面自内到外依次设有酸洗层3、防腐层和耐磨层5;酸洗层3是侧围外板1及盒体2通过酸洗形成,例如可采用用配比浓度为HF:HNO3:H2O=1:1:10的酸液在温度为60℃~80℃时进行酸洗4~6小时,不但保证了相关零部件的洁净度,同时对有害微量元素也做了很好的处理;防腐层具有防腐蚀的效果,耐磨层5则具有耐磨损的效果;酸洗层3、防腐层和耐磨层5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酸洗层3、防腐层和耐磨层5所形成的保护层能够有效延长侧围外板1及盒体2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飞特车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22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