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9128.2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0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城;卫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6 | 分类号: | H05K3/06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50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曝光 对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作柔性电路板时,通常采用曝光显影的方式来形成相应的导电线路或者使某些部件露出。在曝光处理中,柔性电路板需要与上、下菲林进行对位。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肉眼进行对位,作业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产品良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包括:第一菲林,包括第一功能区位于第一功能区外周的第一对位区,第一对位区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第一定位通孔内设有第一粘性件;第二菲林,包括第二功能区及位于第二功能区外周的第二对位区,第二对位区上设有第二定位通孔,第二定位通孔内设有第二粘性件,第二菲林与所述第一菲林层叠间隔设置,用于容置待曝光的电路板,第二定位通孔与第一定位通孔正对;定位件,包括柱体部及设于柱体部一端的帽部,定位件设于第一菲林与第二菲林间,一端与第一粘性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粘性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相对于人工肉眼对位,采用上述曝光对位装置来进行对位,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能更好的控制产品的良率,可以有效的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的部分分解图;
图2所示为图1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第一菲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第二菲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菲林,11—第一功能区,12—对位区,第一定位通孔13,14—第一粘性件,1a—第一侧,1b—第二侧,1c—第三侧,1d—第四侧,2—第二菲林,21—第二功能区,22—第二对位区,23—第二定位通孔,24—第二粘性件,3—定位件,31—柱体部,32—帽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曝光对位装置,其包括:第一菲林1、第二菲林2、和设于第一菲林1与第二菲林2之间的定位件3。
第一菲林1包括:第一功能区11及位于第一功能区11外周的第一对位区12。第一对位区12上设有第一定位通孔13。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菲林1呈长方形,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1a、第二侧1b、第三侧1c及第四侧1d。其中,第一侧1a,第二侧1b、第三侧1c及第四侧1d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通孔13。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侧1b、第四侧1d上均设有12个第一定位通孔13,12个第一定位通孔13排列成一条直线。12个第一定位通孔13划分为3组,每组4个第一定位通孔13,其中,相邻两组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一组中相邻两个第一定位通孔13之间的间距。位于第四侧1d上的第一定位通孔13与位于第二侧1b上的一定位通孔13一一对应。第一侧1a、第三侧1c均设有8个第一定位通孔13,8个第一定位通孔13排列成一条直线。8个第一定位通孔13划分为2组,每组4个第一定位通孔13,其中,相邻两组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一组中相邻两个第一定位通孔13之间的间距。位于第一侧1a上的第一定位通孔13与位于第三侧1c上的第一定位通孔13一一对应。
第一定位通孔13内设有第一粘性件14,第一粘性件14靠近第二菲林2的表面设有粘结胶层。
第二菲林2与第一菲林1的形状与大小相同,且第二菲林2与第一菲林1正对设置。
第二菲林2包括:第二功能区21及位于第二功能区21外周的第二对位区22。第二对位区22上设有第二定位通孔23。
第二菲林2与第一菲林1层叠间隔设置,且第二菲林2与第一菲林1之间的间隔距离与待曝光的电路板厚度适配。第二定位通孔23与第一定位通孔13正对。第二定位通孔23内设有第二粘性件24,第二粘性件24靠近第一菲林1的表面设有粘结胶层。
定位件3设于第二菲林2与第一菲林1间,一端与第一粘性件14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粘性件24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件3包括柱体部31及设于柱体部31一端的帽部32。柱体部31远离帽部32的一端表面设有与第二粘性件24相匹配的粘结胶层,帽部32远离柱体部31的一端表面设有与第一粘性件14相匹配的粘结胶层,柱体部31与第二粘性件24相粘接,帽部32与第一粘性件14相粘接。定位件3的数目与第一定位通孔13的数目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91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制电路板旋转序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清洗PCB板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