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冲击挡板的双偏心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18286.6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黄谋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星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36;F16K4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冲击 挡板 偏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蝶阀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冲击挡板的双偏心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又叫翻板阀,是一种结构简单的调节阀,可用于低压管道介质的开关控制的蝶阀是指关闭件为圆盘,所述关闭件为阀瓣或蝶板,阀瓣或蝶板围绕阀轴旋转来达到开启与关闭的一种阀,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在管道上主要起切断和节流作用。蝶阀启闭件是一个圆盘形的蝶板,在阀体内绕其自身的轴线旋转,从而达到启闭或调节的目的。蝶阀和蝶杆本身没有自锁能力,为了蝶板的定位,要在阀杆上加装蜗轮减速器,采用蜗轮减速器,不仅可以使蝶板具有自锁能力,使蝶板停止在任意位置上,还能改善阀门的操作性能。工业专用蝶阀的特点:能耐高温,适用压力范围也较高,阀门公称通径大,阀体采用碳钢制造,阀板的密封圈采用金属环代替橡胶环,大型高温蝶阀采用钢板焊接制造,主要用于高温介质的烟风道和煤气管道。
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859176U)公开了“一种蝶阀阀体以及安装有该阀体的蝶阀”,其特征是包括阀体本体以及贯穿阀体本体设置的通道,所述通道包括进料端,所述通道内设有阀座,所述通道内转动设有阀杆,所述阀杆上固定设有阀板,所述阀板的外圆周上设有与阀座配合的密封圈,所述阀座设置在通道内的进料端,所述阀座的端面与阀体本体的端面齐平设置。将阀座设置在进料端,在工作时,流体先通过阀座,随后再进入通道内,由于是阀座的流通面积小于通道的流通面积,这样在进入阀座内的流体就可以迅速扩散,不会在通道内留滞,可以避免流体内的杂质以及灰尘掉落到通道以及阀座附近,可以有效的降低阀座与密封圈磨损,延长阀座与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但是阀杆与阀瓣固定方式过于简单。
发明内容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冲击挡板的双偏心蝶阀,包括阀体、碟板、阀杆、阀盖、阀座、手动转轮,所述阀体内部设有所述碟板和阀杆,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体的顶部,所述阀座支撑所述碟板,所述阀杆连接所述手动转轮,所述碟板的前后方设有防冲击板,所述防冲击板固定在所述阀体管壁内侧的上下两端,所述阀杆与所述碟板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通过碟板螺栓固定在所述碟板上,三个所述碟板螺栓分别固定在所述三角固定板的三个角处,所述阀杆的下端设有石棉垫,所述石棉垫的左右两侧设有石墨挡块,所述石墨挡块限定在所述阀体下端侧面的凹槽内,所述石棉垫的下端设有聚四氟乙烯支座,所述聚四氟乙烯支座通过固定销连接在所述阀座上,所述阀体的顶部设有顶架,所述顶架与所述阀体的连接处设有填料压盖,所述填料压盖与所述阀杆同轴设置,所述顶架与所述阀盖的结合处设有隔膜环。
进一步地,所述防冲击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碟板厚度,所述防冲击板左右侧面为平面,所述防冲击板的上下端面为弧面,所述碟板与所述防冲击板的中心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固定板与所述碟板的接触面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三角固定板的表面结构相同,所述三角固定板为倒三角式固定在所述碟板上或者正三角式固定在所述碟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的结合处设有耐磨密封圈,所述耐磨密封圈为丙烯酸脂橡胶密封圈。
(2)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碟板的前后方设有防冲击板,既可以在碟板开启状态下,阻挡介质对碟板的冲击,减小碟板连接轴对阀体的磨损;
2、碟板与所述防冲击板的中心轴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全开时阀座通道有效流通面积较大,流体阻力较小;
3、阀杆与所述碟板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固定板,可以减小介质扰动,增强碟板与所述阀杆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防冲击挡板的双偏心蝶阀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防冲击挡板的双偏心蝶阀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星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德星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18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