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淬火油烟余热再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09339.8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0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颜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崴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36;C21D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淬火 油烟 余热 再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镀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淬火油烟余热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电镀的效果,一些工件在电镀前会进行淬火处理,淬火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降低粗糙度,使打磨后的工件表面更光亮,是电镀工艺中提高工件综合性能的关键工序,目前通常采用淬火油进行淬火处理。但在淬火和回火过程中淬火油会产生大量油烟,这种油烟量大,且温度高,上升速度快,往往很难收集,而且这些油烟有刺激性气味,且还有大量苯并芘等致癌物质,对环境造成危害。另外,废气浓度过高,温度过高时会伴有火苗,有爆炸和火灾的安全隐患。
由于淬火油烟温度较高,处理排出后的油烟仍然存在大量余热,不仅浪费能源,而且会使厂区附近的空气温度较高,破坏生态平衡,也使得工作环境过热造成人员中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镀淬火油烟余热再利用装置,在过滤处理淬火油烟的同时对电镀淬火油烟余热进行在利用,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镀淬火油烟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集烟罩、抽气泵、进气管、降温箱,所述集烟罩上安装有抽气泵,集烟罩与降温箱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接,所述降温箱内并排竖直设置有若干水箱,所述降温箱上部设有密封盖,下部设有集污盘,集污盘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所述水箱的外壁设有换热翅片,水箱上端设有进水分管,水箱下端设有出水分管。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箱还设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所述进水分管均与进水总管连接,所述出水分管均与出水总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总管外包有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有4~8个。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上安装有防火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对淬火油烟的余热进行再利用。淬火油烟带有大量的热量,若不进行降温直接除尘处理后排放,不仅浪费能源也会使得周边大气过热影响环境,利用淬火油烟余热加热水,降低排放温度的同时对能源进行再利用,降低了电镀的生产成本;降低安全隐患。将淬火油烟及时收集处理,防止生产时淬火油烟浓度过大,温度过高时发生爆炸和火灾。且进气管上安装有防火阀,进一步防止火灾等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降温箱设置多个直管形水箱,当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箱的换热翅片会堆积油烟污垢,只需将水箱拿出直接进行冲洗或更换,不会因油污无法清理而影响使用,节省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降温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烟罩,2-抽气泵,3-进气管,4-降温箱,41-密封盖,42-集污盘,43-排污阀,44-水箱,45-换热翅片,46-进水分管,47-出水分管,48-进水总管,49-出水总管,5-防火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图1、图2,一种电镀淬火油烟余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集烟罩1、抽气泵2、进气管3、降温箱4,所述集烟罩1上安装有抽气泵2,集烟罩1与降温箱4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3连接,所述降温箱4内并排竖直设置有若干水箱44,所述降温箱4上部设有密封盖41,下部设有集污盘42,集污盘42的底部安装有排污阀43,所述水箱44的外壁设有换热翅片45,水箱44上端设有进水分管46,水箱44下端设有出水分管47。
本实施例中所述所述降温箱4还设有进水总管48和出水总管49,所述进水分管46均与进水总管48连接,所述出水分管47均与出水总管49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总管49外包有保温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44有4~8个。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管3上安装有防火阀5。
使用时,集烟罩1通过抽气泵2将淬火油烟吸入进气管3,进入降温箱4,通过降温箱4时降低自身温度将水箱44中的水加热,降温后的淬火油烟排出降温箱4进行后续处理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崴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崴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093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