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前级催化器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98358.5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73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爽;黄昌瑞;李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8 | 分类号: | F01N3/28;F01N13/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催化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前级催化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车成为了大众商品走入千家万户。但是随着近些年雾霾的严重度越来高,国家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要求也越来严格,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发动机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同样面对着以上问题。各项强化技术被应用于发动机中以提升其性能,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由此带来的发动机各种工况下燃烧的程度不同,废气的温度不同,对前级催化器总成的强度与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前级催化器总成,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为了更好的监测通过催化器载体的有害物,以便满足更高的排气标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前级催化器总成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催化器组件,其技术要点是:所述主支架主体呈弧形结构,主支架一端设有直角结构,主支架另一端设有定位孔;催化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隔热罩和下隔热罩,限位在上隔热罩和下隔热罩之间的载体,分别设置在载体前后两侧的前端锥和后端锥,前端锥上设有与主支架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下隔热罩上设有副支架,副支架上设有螺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个结构由催化器载体,催化器前端锥,催化器后端锥,催化器上隔热罩,催化器下隔热罩,催化器载体支架共六部分组成。采用后氧传感器前移至催化器后端锥,可有效监测流出催化器载体的混合物CO,HC以及NOx的含量,以便及时进行二次处理,规避排放不达标的风险,并且增加加强筋以满足强度与应力屈服。通过以上结构提高有害气体的监测范围,降低排放不达标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轴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前端锥、2载体、3后端锥、4上隔热罩、5下隔热罩、6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3,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该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前级催化器总成包括固定在主支架上的催化器组件。其中,主支架主体呈弧形结构,主支架一端设有直角结构,主支架另一端设有定位孔;催化器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隔热罩4和下隔热罩5,限位在上隔热罩和下隔热罩之间的载体2,分别设置在载体前后两侧的前端锥1和后端锥3,前端锥上设有与主支架定位孔相配合的定位柱;下隔热罩上设有副支架6,副支架6上设有螺孔。主支架上设有刚性通孔,副支架上设有加强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98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