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车用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9440.1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朱茂华;李时民;廖章庆;李仕林;徐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0 | 分类号: | B61C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卢宏,郑俊超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车用冷却塔。
背景技术
目前,机车用冷却塔都是安装在机械间,冷却塔上部安装有车顶通风过滤网,冷却塔下部散热器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当冷却塔工作时,冷却空气从机车顶部吸入,经过主冷风机,在从冷却塔底部吹出。
在空气中存在的各种不同粉尘、柳絮等杂物,被风机吸入,附着在散热器表面和风道中。如不及时清洗,将堵塞风道,影响冷却塔散热功率,进一步影响到主变流柜、主变压器的散热,可能会造成牵引封锁。
散热器清洗周期为一个月,在三月到七月期间,因机车运行环境恶劣,散热器清洗周期一般为半个月。在清洗冷却塔散热器时,需要拆掉冷却塔维护门再进行清洗,而现有机车冷却塔维护门存在以下不足:
a、冷却塔维护门结构为一块封板,通过很多套螺栓19紧固安装于冷却塔外壁,如附图1所示。在冷却塔散热器清洗维护时,维护门拆装比较麻烦,需要两个人配合操作,维护工时较长,费时费力。
b、冷却塔维护门安装螺栓19多次拆装后,容易造成紧固件滑丝。
c、判断散热器的污染程度方法比较复杂。目前,用户都是要求操作员手持风速测量仪,在复合散热器的正下方、转向架的水平方向,测量复合散热器下部的中心、四角及四边位置附近的风速,并根据测定风速,判断散热器的污染程度。
随着机车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部件维护的易操作性、易观察性越来越重视,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型冷却塔维护门,以改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拆装、可靠性好、容易判断散热器污染情况的机车用冷却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车用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本体上开有通孔,通孔边沿处设有朝冷却塔本体外壁方向的折弯边;
所述通孔处设有可将通孔密封的维护门,该维护门包括门板、固定于门板背面下端的至少一个L形卡爪、固定于门板背面下端的L形定位条、围绕门板背面边沿设置的密封圈、设置于门板上端的门锁;
所述定位条位于卡爪之下、密封圈之上;
所述卡爪的未固定端卡住通孔下端边沿并与冷却塔本体内壁抵接,所述定位条竖直部分的棱边与折弯边水平部分的上表面抵接,折弯边水平部分的棱边与密封圈抵接,所述门锁将门板上端与冷却塔本体密封连接。
上述方案中的维护门拆装方式简单,可实现单人操作,缩短冷却塔维护时间,密封性能好。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上开有贯通孔,贯通孔处固定安装有透明的观察窗。
考虑到维护门工作中的高压和振动,所述门板背面横跨观察窗固定有用于防止观察窗脱落的压板。
进一步的,所述门板四周边沿设有向门板背面折弯的翻边;
所述门板背面上部和两侧设有围板,围板与定位条对接、共同合围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密封圈位于矩形结构和翻边之间。
围板的设置便于密封圈定位。
具体的,所述L形卡爪包括平行的至少两片L形卡板、将卡板依次固定连接的连接板。
所述门锁为旋钮锁,其锁舌与通孔上端边沿处的冷却塔本体内壁抵接。
所述门板正面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1.摒弃螺栓连接方式,简化维护门拆装工艺,可实现单人快速操作,缩短冷却塔维护时间,并解决了传统维护门紧固螺栓多次拆装易滑丝问题。
2.折弯边、L形定位板、卡爪、密封圈、门锁紧固等结构设计,可提高维护门密封性。
3.增加透明的观察窗,可在不拆卸维护门的情况下,查看散热器污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清洗散热器,减少冷却塔维护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原机车冷却塔用维护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Ⅰ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维护门背面示意图。
图中:1-冷却塔本体,2-维护门,3-把手,4-门锁,5-观察窗,6-压板,8-折弯边,9-密封圈,10-定位条,11-门板,12-围板,13-卡爪,14-翻边,15-锁舌,18-卡板,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一种机车用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1,所述冷却塔本体1上开有通孔,通孔边沿处设有朝冷却塔本体1外壁方向的折弯边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9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悬挂单轨梁及内置悬挂单轨交通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农作物虫害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