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8653.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宋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宿迁洁丽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动汽车 移动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器,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器是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中最重要的设施,利用专用充电接口,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520862612.1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器,所述电动汽车充电器包括起动机、发电机和逆变器,所述起动机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与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通过设置起动机、发电机和逆变器,并将起动机与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发电机与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与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能够由起动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并经由逆变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无需设置充电桩,有效的解决了电动汽车充电的问题。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电动汽车充电器较为笨重,移动距离过长容易增加人工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器,以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器较为笨重,移动距离过长容易增加人工负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器,其结构包括机体、散热口、发电腔、逆变器壳体、止动杆、维修口、充电端口、移动装置,所述发电腔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发电腔左侧长方形空槽与散热口外框架直径为相等的长方形,所述发电腔前表面下端两侧设有两个内凹半圆,所述发电腔上侧板与逆变器壳体下侧接触面为直径相等的长方折板型,所述发电腔左侧板上设有散热口且相连通,所述散热口横向长度小于发电腔左侧板横向长度,所述发电腔前表面下端通过机体与移动装置上端保持一定距离,所述发电腔置于机体下部,所述发电腔上侧与逆变器壳体下侧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发电腔右腔与逆变器壳体相连通,所述发电腔右侧通过电源线与充电端口相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由滚轮、固定件、张紧线、端塞、刹片组成,所述滚轮中心轴与固定件内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上端与端塞下板连接,所述端塞内接张紧线,所述张紧线上接止动杆上段,所述刹片通过端塞与张紧线连接,所述端塞通过止动杆与依次与张紧线、刹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壳体上表面凹槽与止动杆采用过渡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为上下两部分,其上部为逆变器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器壳体右侧表面上设有维修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外侧与止动杆内侧采用贴合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止动杆下端与移动装置上端采用过渡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线上端与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刹片由钢板、粘接隔热层和摩擦块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移动装置,通过止动杆上移动作控制张紧线的紧绷力度,使端塞带动刹片向滚轮外侧上下运动,滚轮具有滚动特性,能够快速缩短移动距离,安全性高且减少人工负担。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装置示意图。
图中:机体-1、散热口-2、发电腔-3、逆变器壳体-4、止动杆-5、维修口-6、充电端口-7、移动装置-8、滚轮-801、固定件-802、张紧线-803、端塞-804、刹片-80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宿迁洁丽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宿迁洁丽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86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