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液压无极变速器的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105.9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章;荆博;李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1/02;F16H6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压 无极 变速器 作业 速度 自适应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HST(液压无极变速器)的履带联合收获机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因此,步进电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以及家用电器中。
联合收获机的收获效率与其作业负荷相关,作业负荷随喂入量、行驶速度、滚筒转速、输粮搅龙转速等因素而随机变化。作业负荷的波动直接影响联合收割机的工作状态稳定性和收割效率。因此,行驶速度是影响作业效果的关键因素。而过内大部分联合收获机还没有完全实现按键功能的控制部件,作业人员对各个速度相关部件调整控制时,依旧停留于对机械操纵杆和机械仿形结构的操作,在驾驶操控收获机时,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多变,调节作业速度很频繁,通过操纵杆,劳动强度大,难以降低故障率和误操作,作业效率低且危险系数高,因而联合收割机传统操作模式亟待改善。专利CN 202614547 U通过将操纵杆中间断开,加装步进电机调整机器作业速度,步进电机与多个杆件串联拉动HST(液压无极变速器)转臂,转动时游隙变化大,不利用精确控制;且步进电机驱动的连接杆与HST(液压无极变速器)转臂不在同一个平面内,阻力矩大、容易卡死,损坏步进电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降低故障率和误操作,改变联合收割机传统操作模式,实现联合收获机收获过程中自适应调节作业速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HST(液压无极变速器)的履带联合收获机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液压无极变速器的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液压无极变速器、控制器和伸出转臂,所述步进电机上安装有齿轮,所述伸出转臂的一端嵌套在所述液压无极变速器的伸出轴上,所述伸出转臂的另外一端固定安装有齿扇,所述齿扇与所述齿轮啮合在一起,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喂入量传感器、籽粒损失量传感器、作业速度传感器、含杂率与破碎率检测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安装有显示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器上安装有手动自动切换器。
上述方案中,所述齿扇的两侧安装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液压无极变速器的伸出轴上还安装有手动控制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喂入量传感器安装在割台上方,用来实时检测联合收获机喂入量,所述籽粒损失量传感器安装在输送槽上,用来检测收获损失率,所述作业速度传感器安装于履带底盘上,用来检测联合收获机相对地面的前进速度,所述含杂率与破碎率检测器安装于粮箱中,用来检测谷物含杂率与破碎率。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进电机固定安装在液压无极变速器远离驾驶台一侧的支架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器安装在驾驶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手动控制杆进行速度调节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器和步进电机相结合,并引入传感系统采集联合收获机作业性能,实时反馈至控制器实现闭环自动控制调节,实现了自适应调节联合收割机的作业速度,改变了联合收获机的传统操作模式;(2)步进电机控制简单精度高,齿轮齿扇结构啮合传动比稳定,转动时游隙小,速度调整灵敏,调节精度高,工作可靠,且转臂受力在一个平面内,阻力矩小,不容易卡死,导致电机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液压无极变速器的联合收获机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示意图。
图2是基于液压无极变速器的联合收获机作业速度自适应调节系统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是调速机构正视图。
图4是调速机构侧视图。
图5是限位开关示意图。
图中:1-手动自动切换器,201-步进电机,202-齿轮,203-齿扇,204-伸出转臂,301-喂入量传感器,302-籽粒损失量传感器,303-作业速度传感器,304-含杂率与破碎率检测器,305-限位开关,4-显示器,5-控制器,6-液压无极变速器,701-支架,8手动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1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