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单锅双温控油炸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4408.8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5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7 |
发明(设计)人: | 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超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45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器 炉身 内胆 双温控 单锅 过滤网 控制板 油炸篮 油炸炉 壳体 炸炉 本实用新型 出油装置 加热装置 油炸食品 正常运作 前挡板 专用油 控温 上盖 炉灶 烹饪 备用 | ||
新型单锅双温控油炸炉,它涉及一种烹饪用炉灶,具体涉及一种油炸食品单锅双温控专用油炸炉。炉身内胆内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油炸篮,油炸篮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炉身内胆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板壳体,控制板壳体的前侧设置有前挡板,炉身内胆的上部设置有上盖,出油装置设置在炉身内胆的一侧壁上。本实用新型比市场炸炉多一个备用温控器,中间采用的是选择开关,当第一个温控器出现控温不准或者温控器失效的情况时可以选择使用另一个温控器,不影响机子正常使用,最大程度上保障机子正常运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用炉灶,具体涉及一种油炸食品单锅双温控专用油炸炉。
背景技术
油炸锅,是指通过使用食用油为主要原料,对食品进行炸制烹饪工艺的厨房设备。具有款式新颖、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升温速度快、易于清洁等特点、是快餐店、酒店、餐饮场所广泛应用的厨房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家用、商用的油炸炉种类繁多、功能多样、质量也良莠不齐。特别是商用油炸炉,使用频繁、使用要求高、对油温的控制要求也很高,目前市场上的这些油炸炉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单锅双温控油炸炉,它具有安全可靠,温度可控,具有自动断电、自动停止加热灯优点,具有更好的温度控制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炉身内胆1、过滤网2、控制装置3、加热装置4、控制板壳体5、前挡板6、油炸篮7、上盖8、出油装置9,炉身内胆1内设置有过滤网2,过滤网2的上方设置有油炸篮7,油炸篮7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4,炉身内胆1的前侧设置有控制板壳体5,控制板壳体5的前侧设置有前挡板6,炉身内胆1的上部设置有上盖 8,出油装置9设置在炉身内胆1的一侧壁上;所述的控制装置3设置在控制板壳体5内,控制装置3包含温控器左右控制钮31,控制钮31上套接有控制钮外套32,两个控制旋钮33分别套在两个温控器34上,温度检测装置35设置在炉胆内,温度检测装置35上设置有旋钮外套36,控制装置3内还设置有两个控制灯37。
所述的炉身内胆1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底部垫脚11。底部垫脚11用炉身内胆的减震作用,且可以让炉身内胆1与底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加强散热。
所述的加热装置4包含发热管41、前端保护条42、数个压条43、温度检测装置44、上压条45、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座46,两个前端保护条42相互叠合在一起,且两个前端保护条42之间设置有间隙,两个前端保护条42固定在炉身内胆1的底面上,上压条45和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座46固定在炉身内胆1的侧壁上,温度检测装置44固定在温度检测装置安装座46上。所述的发热管41为导热管,只导热不导电确保用户的安全。
所述的油炸篮7为方形金属框结构,油炸篮7的上方设置有油炸篮把手 71。
所述的上盖8的上端设置有上盖把手81。
所述的出油装置9包含出油控制阀91和阀安装垫片92,出油控制阀91 连接在炉胆的出油口12上。
本实用新型保证健康特殊工艺使残渣和动物油脂离开了工作层,加之中部加热有效控制上下油层对流,从而确保各种油层纯净,所炸食品不但色香味俱全。中部加热工艺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的电控装置控制上下的温度,有效缓解炸油的氧化程度,抑制酸介的产生,从而延长了炸油的使用周期,减少浪费,比传统油炸机节省油50%以上,同时减少了空气污染,让操作者避免了烟熏火燎之苦。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自动温控装置,油温设置在一定温度之间任意调节,根据炸品选好温度后,自动控制加热的通断情况,以保恒温,不仅降低了能耗,而且操作简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温度可控,具有自动断电、自动停止加热灯优点,具有更好的温度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超,未经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44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