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型载重汽车车型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0122.2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5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杰;刘云鹏;胡承义;慕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艾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23/37;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载重汽车 车型 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载重汽车车型识别装置,其结构包括车辆称重磅、第一压柱、第二压柱、压电式轮轴识别器、高精度动态轴重仪、支撑杆、摄像头、车辆识别监测器、红外车位探测器,第一压柱、第二压柱设于车辆称重磅左右两端,第一压柱、第二压柱相互平行,压电式轮轴识别器装设在车辆称重磅中心端,车辆称重磅与压电式轮轴识别器相互平行,高精度动态轴重仪与车辆称重磅焊接,高精度动态轴重仪为梯形结构,车辆称重磅左侧与立杆相互垂直,立杆上设有车辆识别监测器和红外车位探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车辆识别监测器,能够集称重、摄像、红外发射以及轮轴识别为一体,通过对载重车辆进行多元化的识别记录,避免出现车辆报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型载重汽车车型识别装置,属于载重汽车车型识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称重系统传统的车型识别主要是靠红外光幕提供车辆分离或来到信号,如0或1,结合轮轴识别器给出的轴数,综合判断车型,给出该车的轴重。由于载重车辆的种类繁多,可分为2轴--6轴,共22类车型。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020697762.9的一种车汽车输送线中车型识别装置,包括光电开关,旋转编码器,所述光电开关的发射部分和接收部分分别设置在汽车输送线转接口处的车身两旁,编码器安装在车身橇体下方,通过支架固定。所述光电开关以及编码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数据传送接口连接现场总线上的PLC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检测方便:可以检测车身任何位置,而不必检测特征点;安装调试方便:只需要几个光电开关和编码器,无需寻找车身特征点;扩容性好:当需要增加新的车型时,只需要把新车型特征输入光电开关以及旋转编码器的组合的数据库,而不需要增加开关。现有的车型识别装置无法集称重、摄像、红外发射以及轮轴识别为一体,通过对载重车辆进行多元化的识别,易出现车辆报错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型载重汽车车型识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车型识别装置无法集称重、摄像、红外发射以及轮轴识别为一体,通过对载重车辆进行多元化的识别,易出现车辆报错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型载重汽车车型识别装置,其结构包括车辆称重磅、第一压柱、第二压柱、压电式轮轴识别器、高精度动态轴重仪、支撑杆、摄像头、车辆识别监测器、红外车位探测器,所述第一压柱、第二压柱设于车辆称重磅左右两端,所述第一压柱、第二压柱相互平行,所述压电式轮轴识别器装设在车辆称重磅中心端,所述车辆称重磅与压电式轮轴识别器相互平行,所述高精度动态轴重仪与车辆称重磅焊接,所述高精度动态轴重仪为梯形结构,所述车辆称重磅左侧与立杆相互垂直,所述立杆上设有车辆识别监测器和红外车位探测器,所述红外车位探测器与车辆称重磅相互平行,所述高精度动态轴重仪左侧与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摄像头活动设于支撑杆顶端,所述车辆识别监测器由语音指挥提示系统、读卡器、数据储存模块、微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远距离车号自动识别模块和监控中心组成,所述摄像头、语音指挥提示系统、读卡器、数据储存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远距离车号自动识别模块均与微控制器通过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监控中心相相连接,所述微控制器与压电式轮轴识别器、高精度动态轴重仪、红外车位探测器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高精度动态轴重仪上设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内嵌于高精度动态轴重仪。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称重磅由称重数据采集器和称重显示仪组成,所述称重数据采集器与称重显示仪通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高度为1.8-2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柱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压电式轮轴识别器用于对车辆轮轴进行测量。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称重磅为方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艾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艾卡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0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拉伸式免充气轮胎
- 下一篇:一种汽车翼子板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