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9252.X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广;牛林兴;李胜利;康宁;曹鹏怀;吴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套管 垭口 凸部 侧开口式 套管 卡片 开口 本实用新型 侧面开口 废旧电缆 径向截面 卡合连接 开口相对 空间限制 生产现场 套管设计 新型电缆 布设 管壁沿 卡接点 有效地 嵌合 软线 轴向 嵌入 回避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套管,尤其涉及一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电缆套管的管壁沿轴向设有开口,开口相对的两个面为卡合连接。开口一面设有垭口,另一面设有可嵌入垭口的凸部,凸部径向截面为圆形。垭口包括和电缆套管相接触垭口基体,以及和凸部嵌合的垭口卡片。垭口卡片为弹性材料,其卡接点间距小于凸部外径。这种新型电缆套管设计了侧面开口;其可在生产现场不停运设备的情况下更换任意一段废旧电缆套管;这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可以采用软线结构,布设时有效地回避了空间限制因素,更加便捷;该套管更换迅速,节约了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套管,尤其涉及一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
背景技术
在生产现场,由于风吹日晒电缆套管很容易受腐蚀破损,而在更换破旧电缆套管时需将电缆接线从设备接线端子上拆除,方可重新穿设电缆套管。如此操作不仅施工效率低下还存在一定风险,尤其当一些重要设备无法停运时,无法更换破损的电缆套管将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市面普通电缆套管呈环向封闭无侧面开口,使用时只能通过穿设进行安装,且在不拆除设备电缆接线的情况下无法实施更换。与此同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架设通用电缆套管外皮材质较硬、不宜弯折,布设时受到空间限制造成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旧有电缆套管更换不便,无法在工况下更换指定段套管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
该电缆套管技术方案是,电缆套管的管壁沿轴向设有开口,开口相对的两个面为卡合连接。
优选地,开口一面设有垭口,另一面设有可嵌入垭口的凸部,凸部径向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电缆套管材料为PA、PE或PP。
优选地,垭口包括和电缆套管相接触垭口基体,以及和凸部嵌合的垭口卡片。
优选地,垭口卡片为弹性材料,其卡接点间距小于凸部外径。
优选地,电缆套管的管壁为软线。
这种新型电缆套管设计了侧面开口,同时垭口和凸部相适配可轻易开合;
其可在生产现场不停运设备的情况下更换任意一段废旧电缆套管;
这种侧开口式电缆套管,可以采用软线结构,布设时有效地回避了空间限制因素,更加便捷;该套管更换迅速,节约了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侧开口式新型电缆套管分离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侧开口式新型电缆套管卡入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侧开口式新型电缆套管立体结构示意图。
1垭口基体,2垭口卡片,3电缆套管,4凸部,5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电缆套管3的管壁沿轴向设有开口,开口相对的两个面为卡合连接。开口一面设有垭口,另一面设有可嵌入垭口的凸部4,凸部4径向截面为圆形。电缆套管3材料为PA、PE或PP。垭口包括和电缆套管3相接触垭口基体1,以及和凸部4嵌合的垭口卡片2。垭口卡片2为弹性材料,其卡接点间距小于凸部4外径。电缆套管3的管壁为软线。
结合图2,可见凸部卡入垭口实现锁紧,内部的电缆5被封闭于其内不会暴露于外界。非常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9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