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14121.4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3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继昂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1/00 | 分类号: | F16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35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单孔 钢板 耗能 减震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其结构包括二级减震器、下橡胶垫、一级减震弹簧、下壳体、挡块、上壳体、螺母、导柱、导柱孔、调节螺母、螺纹孔,下壳体包络于上壳体,上壳体与上壳体间隙配合,导柱与导柱孔间隙配合,导柱上方设有螺纹,螺母与上壳体表面贴合并与导柱进行螺纹连接,下壳体底部设有下橡胶垫,下橡胶垫与上壳体胶接,上壳体与螺纹孔为一体化结构,导柱贯穿于上壳体与二级减震器焊接,一级减震弹簧一端与下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导柱连接,一级减震弹簧包络于二级减震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入二级减震器,与弹簧进行吸震网络,吸震提供二级防护,提高了吸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属于减震器领域。
背景技术
减震器,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在关于悬挂系统的改装过程中,硬的减震器要与硬的弹簧相搭配,而弹簧的硬度又与车重息息相关,因此较重的车一般采用较硬的减震器。与引震曲轴相接的装置,用来抗衡曲轴的扭转震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410676131.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弹簧钢板减震器,包括上钢板、下钢板,若干弹簧和上固定螺栓、下固定螺栓,其中所述上钢板与下钢板之间固定有均匀排列的若干弹簧,所述上钢板中央有上固定螺栓及对应上固定螺栓的开孔,所述上钢板中央下方固定有中空限位管,所述下钢板中央有下固定螺栓及对应下固定螺栓的开孔,所述下固定螺栓高出下钢板表面,所述中空限位管可限制下固定螺栓于管内做垂直运动,所述上钢板上表面贴附上橡胶层,所述下钢板下表面贴附下橡胶层。采用本发明安装简单,造价低廉,解决了现有弹簧减震器重心不稳,液压减震器造价、成本偏高的缺点,现有技术利用缺少二级减震装置,紧用弹簧进行吸震,弹簧易失效,减震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利用缺少二级减震装置,紧用弹簧进行吸震,弹簧易失效,减震效果不理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其结构包括二级减震器、下橡胶垫、一级减震弹簧、下壳体、挡块、上壳体、螺母、导柱、导柱孔、调节螺母、螺纹孔,所述下壳体包络于上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上壳体间隙配合,所述导柱与导柱孔间隙配合,所述导柱上方设有螺纹,所述螺母与上壳体表面贴合并与导柱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下壳体底部设有下橡胶垫,所述下橡胶垫与上壳体胶接,所述上壳体与螺纹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柱贯穿于上壳体与二级减震器焊接,所述一级减震弹簧一端与下壳体连接另一端与导柱连接,所述一级减震弹簧包络于二级减震器,所述导柱与一级减震弹簧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导柱螺纹连接,所述二级减震器底部阀、储油缸体、活塞圈、活塞、活塞杆、活动缸体组成,所述活动缸体与导柱焊接,所述活动缸体与储油缸体间隙配合,所述活塞上设有活塞圈,所述活塞杆贯穿于活塞、活动缸体,活塞圈与储油缸体过度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设有螺纹孔数量为4。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减震弹簧与二级减震器(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缸体形状为圆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圈加强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缸体材料为45号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加入二级减震器,与弹簧进行吸震网络,吸震提供二级防护,提高了吸震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继昂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继昂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14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