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9689.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恒宾;邓华锋;王伟;张吟钗;肖瑶;王晨玺杰;方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观 形貌 扫描仪 镜头 高度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中岩体的力学特性往往决定着工程施工以及工程构筑物的安全,岩体力学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同时也是岩体力学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然而限于现场试验的过于复杂以及成本较大等因素,目前的岩体实验研究多建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之上。在进行完力学试验之后,为了分析岩样的微观结构,通常会将做完实验之后的岩样固定在微观形貌扫描仪试验台上进行扫描。在扫描试验前,需要安装固定微观形貌扫描仪的镜头,镜头高度通过手动调节,聚焦距离很难准确确定,而且微观形貌扫描仪的镜头很脆弱,在固定过程中,镜头很容易在夹具或者套筒内向下滑落,造成镜头的损坏,而维修镜头的成本又特别的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可以很方便的实现对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操作方便,聚焦距离确定精准,而且可以在安装镜头时防止镜头滑落,对镜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座、套筒和镜头,镜头设置在套筒内,套筒固定在支座上,所述镜头固定在套环内,所述支座内部设置齿轮和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竖直放置,齿条上端与套环连接,支座外壁设置旋钮,旋钮通过轴承与齿轮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支座上设置卡紧按钮,所述卡紧按钮的一端为弧形,所述弧形端面上设置与齿轮啮合的轮齿,所述卡紧按钮可以左右移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套环靠近支座的一端设置限位部,所述套环上端到支座的距离小于镜头底端到样品台的距离。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套环设置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第一螺钉固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套筒设置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第二螺钉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只需要转动旋钮,就可以实现镜头的上下调节,操作简单,聚焦距离确定精准。优选的方案中,设置的限位部,当镜头安装在套筒的过程中,发现滑落时,限位部与支座接触后,将防止镜头的进一步滑落,从而对镜头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镜头1,套环2,限位部3,套筒4,支座5,齿轮6,齿条7,轴承8,旋钮9,卡紧按钮10,第一螺钉11,第二螺钉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一种微观形貌扫描仪镜头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支座5、套筒4和镜头1,镜头1设置在套筒4内,套筒4固定在支座5上,所述镜头1固定在套环2内,所述支座5内部设置齿轮6和与齿轮6啮合的齿条7,所述齿条7竖直放置,齿条7上端与套环2连接,支座5外壁设置旋钮9,旋钮9通过轴承8与齿轮6连接。
支座5上设置卡紧按钮10,所述卡紧按钮10的一端为弧形,所述弧形端面上设置与齿轮6啮合的轮齿,所述卡紧按钮10可以左右移动。按下卡紧按钮10使卡紧按钮10的弧形端面的轮齿与齿轮6啮合,防止齿轮6转动,起到卡紧作用。
所述套环2靠近支座5的一端设置限位部3,所述套环2上端到支座5的距离小于镜头1底端到样品台的距离。当镜头1安装在套筒4的过程中,发现滑落时,限位部3与支座5接触后,将防止镜头1的进一步滑落,从而对镜头1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套环2设置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第一螺钉11固定。通过第一螺钉11松紧套环2可以方便更换镜头1。
所述套筒4设置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第二螺钉12固定。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镜头1套在套环2中,通过第一螺钉11紧固,再将镜头1放入套筒4内,同时齿条7放入支座5内,与齿轮6啮合,通过旋转旋钮9调节镜头1的高度,调整至合适高度后,按下卡紧按钮10将齿轮6锁死,同时拧紧第二螺钉12,将镜头1与套筒4固定。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96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