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冰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07360.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游;倪权凯;苑丹丹;朱世民;任君;吉孟江;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5/20 | 分类号: | B64D1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口 结冰探测器 整流罩 结冰 本实用新型 径向喷口 出气口 喷射管 探测杆 排出 静止 高速空气射流 加压缩空气 压力差作用 单向空气 外部空气 收缩段 飞行器 负压 射出 吸入 探测 直升机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结冰探测器,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结冰探测器,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结冰探测杆(3)位于进气口(4)附近,喷射管(2)位于整流罩(1)收缩段,对喷射管(2)底部加压缩空气,空气从径向喷口(6)高速射出,形成的高速空气射流撞击径向喷口(6)附近的静止或低速空气,带动静止或低速空气一起从出气口(5)被加速排出,空气排出后,在整流罩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在压力差作用下,从进气口(4)被吸入整流罩,从而形成从进气口(4)到出气口(5)的单向空气流动。使得流过结冰探测杆(3)的气流速度加快。解决了飞行器,特别是直升机低速探测结冰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冰探测器,特别涉及一种低速飞行器上使用的结冰探测器,尤其特别是直升机上使用的结冰探测器。
背景技术
当飞行器飞行时,往往不可避免会遭遇结冰气象条件,从而使风挡玻璃、机尾翼前缘、螺旋桨、发动机进气道、空速管等关键部位结冰,不仅可造成飞行器气动性能恶化,阻力增大、升力减小,导致失速,而且会使发动机功率下降、风挡视界不清、有关仪表读数不准。直升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旋翼、尾桨等关键部位结冰,很可能会造成直升机失控,从而酿成事故。因此,结冰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飞行安全。
由于飞行器结冰的危害性,人们在飞行器积冰防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改进飞行器的防冰装置,另一方面加强地面的防冰、除冰和检查工作。然而纵使飞行器防冰系统比较完善,但除冰、防冰系统并不能在所有情况下都能达到预期效果,结冰依然是飞行器飞行的一大隐患。因此,需要对飞行器的结冰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目前,普遍使用的结冰探测器大多都是杆状的,这种结冰探测杆一般直接安装在飞机表面,当含有过冷水滴或冰晶的气流流过结冰探测杆时,过冷水滴或冰晶与结冰探测杆撞击,而使结冰探测杆结冰,实现对结冰的监测。但如果飞行器的飞行速度较低,由于空气相对探杆的速度低,从而探杆上撞击形成冰较少而无法探测。尤其是对于直升机,不但飞行速度慢,更由于其存在不断转动的旋翼,旋翼产生的下洗气流非常杂乱,使流过结冰探测杆的气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探杆的冰形杂乱,严重影响测量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飞行器低速飞行时,结冰探测杆结冰较少,以及直升机上结冰探测杆处气流杂乱引起的结冰探测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结冰探测器,能够通过提高流过结冰探测杆的气流速度,并使气流方向稳定,使探杆更易形成规则的冰形。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冰探测器,包括:使气流稳定流动的整流罩、固联在整流罩里并喷射出高速空气射流的喷射管和结冰探测杆,其特征在于:整流罩制有连通外部大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结冰探测杆位于进气口附近,喷射管位于整流罩收缩段,对喷射管2底部加压缩空气,并从径向喷口高速射出,形成的高速射流撞击径向喷口附近的静止或低速空气,带动静止或低速空气一起从出气口5被加速排出,空气排出后,在整流罩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空气在压力差作用下,从进气口5被吸入整流罩,并在收缩段加速,从而形成从进气口4到出气口的单向空气流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将结冰探测杆、喷射管固联在整流罩中,整流罩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和外部大气连通,结构简单。
性能可靠。本实用新型将喷射管置于整流罩的收缩段,从喷射管的喷口中射出高速的空气射流,在射流的带动下,周围的静止或低速空气被加速,一起从出气口到达外部大气,从而在整流罩内部形成负压,外部的空气可以从进气口被吸入整流罩,利用整流罩的收缩段拉瓦尔原理提高了流过结冰探测杆气流方向相同的气流速度。从而解决了解决飞行器低速飞行和直升机结冰探测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冰探测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冰探测器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07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翼机前驾驶座椅靠背的调节机构
- 下一篇:弹射座椅稳定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