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无人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590858.7 | 申请日: | 2017-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4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先定;胡舰;张群杰;杜黄龙;江欢;门正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11/34;B64D27/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快递 配送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无人机。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销售和电子商务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网购需要快递配送,快递的配送速度严重影响着快递公司的发展,并且客户购买的商品大多数为小而轻的快递包裹,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提高,快递成本居高不下。由于大多数快递包裹使用货车进行运送,容易对包裹造成破坏,并且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使得快递的运送速度慢,因此运用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已成为大势。
无人机快递,即通过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来控制无人机的低空飞行,以运载包裹、自动送达目的地,其优点主要在于解决偏远地区配送难的问题,提高配送效率,同时减少人力成本。目前,一些快递公司已经使用无人机进行快递配送业务,但这些无人机都不能根据所搭载的包裹重量来调节无人机螺旋桨的动力,当所搭载的包裹过重,无人机送货无力,当所搭载的包裹过轻,又浪费了无人机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人机搭载包裹时,不能根据包裹的重量来调节螺旋桨动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快递配送无人机,包括无人机主体、包裹仓、安装在无人机主体上并分别由电动机驱动的第一级螺旋桨、第二级螺旋桨以及第三级螺旋桨,所述无人机主体内分别设有第一级电池组、第二级电池组、第三级电池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包裹仓内设有将包裹仓划分为多个仓室的分隔板,在包裹仓的侧壁上设有对应于每个仓室的包裹门,在每个仓室的底部设有重力传感电路,重力传感电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第一级电池组、第二级电池组以及第三级电池组相连接,第一级电池组与驱动第一级螺旋桨转动的电动机相连接,第二级电池组与驱动第二级螺旋桨转动的电动机相连接,第三级电池组与驱动第三级螺旋桨转动的电动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包裹仓划分为多个仓室,便于无人机一次性完成多个客户的快递配送任务。当包裹放入无人机上包裹仓的仓室后,重力传感电路将包裹的重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接收的电信号,选择控制第一级电池组工作,或第一级电池组与第二级电池组同时工作,或第一级电池组、第二级电池组以及第三级电池组同时工作,各级电池组驱动相应的各级螺旋桨的电动机工作,从而使第一级螺旋桨转动,或第一级螺旋桨与第二级螺旋桨同时转动,或第一级螺旋桨、第二级螺旋桨以及第三级螺旋桨同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重力传感电路感知所搭载的包裹重量,使无人机能够根据包裹重量的大小,自动选择所需要转动的螺旋桨个数,并且不同分组的螺旋桨通过不同的电池组驱动相应的电动机工作,还能够节省不同电池组的使用电量,从而提高了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无人机主体内设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相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与第一级电池组、第二级电池组以及第三级电池组相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当第一级电池组、或第二级电池组、或第三级电池组中电能不足时,蓄电池能够快速对其充电,以保证无人机快递配送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动力来源。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主体上设置有第二级机臂与第三级机臂,第三级机臂的臂长大于第二级机臂的臂长,第一级螺旋桨安装在无人机主体的顶部,第二级螺旋桨安装在第二级机臂的自由端,第三级螺旋桨安装在第三级机臂的自由端。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无人机所搭载的包裹重量较轻时,第一级螺旋桨提供的升力与所搭载包裹的重力作用方向相反并共线,有利于使第一级螺旋桨用最小的功耗完成快递配送任务;当无人机所搭载的包裹重量较重时,第二级螺旋桨与第三级螺旋桨能够补充第一级螺旋桨升力的不足,并且第二级螺旋桨与第三级螺旋桨覆盖面积大,因此所补充的升力也相应增大。
进一步,所述第二级螺旋桨与第三级螺旋桨沿无人机主体的中心呈米字形分布。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级螺旋桨、第二级螺旋桨以及第三级螺旋桨沿无人机主体的中心相互错开布置,有利于保证各级螺旋桨所提供升力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无人机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第三级机臂自由端的端部设有避障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障器可以有效的避免无人机在进行快递配送时撞到障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0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