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热温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546.0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陈海林;曹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硅 电容 针柄 发热电阻片 针灸针 热源 遮光 安装位 输出端 光热 外接 治疗 毫针 本实用新型 艾柱燃烧 电流负极 电流正极 温度刺激 稳定电源 电连接 多晶硅 热传导 内置 针刺 光照 转换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热温针,其包括:针灸针、发热电阻片、针柄、电容、晶硅、遮光开关;针柄设置有晶硅安装位,晶硅安装于晶硅安装位,针柄设置有打开与关闭时分别能让晶硅实现光照、对晶硅进行遮光的遮光开关;电容电连接于晶硅;针灸针安装于针柄,发热电阻片安装于针灸针;与电容相连的发热电阻片构成电流负极输出端,与电容相连的针灸针构成电流正极输出端。针柄内置多晶硅+电容形成稳定电源,经发热电阻片转换为热源,由毫针热传导至腧穴部位,实现治疗时的针刺及温度刺激作用,不需外接热源,解决了目前温针治疗必须通过外接热源(艾柱燃烧等)、保证了温针治疗的安全性,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温针治疗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热温针。
背景技术
传统温灸毫针在针刺穴位后需外接热源(如艾柱燃烧等),经毫针热源传递至腧穴部位而产生热刺激。此类产品需通过外部热源连接,使用时受到热源连接条件限制,针灸时热刺受到局限且不安全,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热温针,其在实现治疗时的针刺及温度刺激作用,不需外接热源,解决了目前温针治疗必须通过外接热源(艾柱燃烧等)、保证了温针治疗的安全性,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光热温针,其包括:针灸针、发热电阻片、针柄、电容、晶硅、遮光开关;针柄设置有晶硅安装位,晶硅安装于晶硅安装位,针柄设置有打开与关闭时分别能让晶硅实现光照、对晶硅进行遮光的遮光开关;电容电连接于晶硅;针灸针安装于针柄,发热电阻片安装于针灸针;与电容相连的发热电阻片构成电流负极输出端,与电容相连的针灸针构成电流正极输出端。
进一步,遮光开关为设置于针柄的遮光滑条。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自动加热:本产品使用时经光源照射后形成自给电源,经电热转换后达到温针治疗作用,临床使用时不再受外部连接热源条件限制;
2、改进后增加的电容装置具有蓄电功能,晶硅、电容5遇光即可形成稳定电源,使用时不受外部光源条件限制;
3、本产品电源来自于光照,无需普通电池,使用后不存在电池回收问题,具有极好的环保性能;
4、本实用新型专利在普通针刺基础上增加了自动电热刺激作用,具有快速留针候气作用,进一步完善并加强了中医针刺疗法,临床上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热温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光热温针,其包括:针灸针1、发热电阻片2、针柄4、电容5、晶硅6、遮光开关7。该针柄具有一个锥状的前端部结构。针柄设置有晶硅安装位,晶硅安装位为针柄内的腔体结构,晶硅6安装于针柄的腔体结构中,针柄设置有打开与关闭时分别能让晶硅实现光照、对晶硅进行遮光的遮光开关7,例如,该遮光开关为设置于针柄的遮光滑条。电容5电连接于晶硅6;针灸针1安装于针柄6,发热电阻片2安装于针灸针,发热电阻片2通过导线3连接于电容;与电容相连的发热电阻片构成电流负极输出端,与电容相连的针灸针构成电流正极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卓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5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温度的艾灸器结构
- 下一篇:拧动拉脱封口薄膜的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