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铸造车轮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7313.0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6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庆;徐献义;李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8 | 分类号: | B22C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铸造 车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提高车轮铸件成形精度的低压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在车轮铸造生产过程中,整个模具系统的配合精度对最终铸件的成形是至关重要的,其要求顶、底、边模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要十分顺畅并保证绝对的同心度,相互间不能存在偏斜、转动以及错模等现象,否则便会在配合部位出现缝隙,导致合模不严而出现飞边、毛刺甚至跑铝的危险;另外,还可能会造成铸件成形精度不良,影响最终成品的平衡性以及因加工量不足而形成的尺寸废品,使成品率大幅降低,也相应的提高了生产成本。可见,优良的模具配合结构对车轮的成形质量及生产现场的连贯性是十分关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设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进的铸造车轮模具,该结构有效的防止了模具间可能存在的偏斜、转动现象,提高了对中精度,对改善铸件成形质量,消除尺寸废品,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铸造车轮模具结构,包括底模、边模、顶模、镶件、螺栓。
在顶模的上表面内轮缘位置设置长方形凹槽,共计4处,分布在X/Y轴线方向;4块长方形镶件安装在顶模凹槽中;镶块选用耐磨性好的40Cr材料制作,提高使用寿命;在4块边模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分别加工长方形腔体,与顶模凹槽位置对应;当开始一个工艺过程时,边模在油缸的推动下先完成X/Y向合模,然后顶模再下行到位与边模配合,4个顶模镶件便相应的插入到边模的腔体内,并完成最终的模具精准配合,保证了铸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了新型的顶模、边模插销式配合结构,消除了模具间发生转动、错模、偏斜等风险,实现了模具间更加精确的定位,提高了铸件的成形精度,平衡及尺寸废品有了大幅度的减少;镶块可制作成标准件,便于现场的管理,也提高了模具维修的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的模具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改进的模具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底模,2-边模,21-腔体,3-顶模,31-凹槽,4-镶件,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铸造车轮模具,包括底模1、边模2、顶模3、镶件4和螺栓5。
在顶模3的上表面内轮缘位置设置长方形凹槽31,共计四处,分布在X/Y轴线方向;凹槽31宽20-30mm,深10-20mm;四块长方形镶件4宽、高尺寸与凹槽31一致,长度增大至20-30mm,并用2个M8的螺栓5安装在顶模凹槽31中;镶件4选用耐磨性好的40Cr材料制作,以提高使用寿命;在四块边模的上表面居中位置分别加工长方形腔体21,宽度与顶模凹槽4一致,深度要增大5-10mm,长度增大2-5mm,位置与之相对应;镶件4与腔体21的侧面贴合,确保了X/Y向的约束,而底面及前端面则设计为间隙配合,留有一定的余量,防止模具合模不到位;当开始一个工艺过程后,边模在油缸的推动下先完成X/Y向合模,然后顶模再下行到位与边模配合,四个顶模镶件便相应的插入到边模的顶面腔体内,并完成最终的模具配合;该设计保证了顶模、边模之间的相对位置,确保了良好的同心度,消除了模具间可能出现的偏斜、错模等风险,保障了铸件的成形精度,平衡及尺寸废品有了大幅度的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中信渤海铝业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7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形厚大铸件的浇注模具
- 下一篇:一种恶意程序检测的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