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爆胎应急车轮装置的自行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60307.6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9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兆祥 |
主分类号: | B62H1/00 | 分类号: | B62H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71104 山东省莱芜市钢***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应急 车轮 装置 自行车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体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爆胎应急车轮装置的自行车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自行车作为重要的代步工具之一,其社会拥有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功能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节能、廉价的交通工具、健身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由于轮胎使用、道路、异物等原因,自行车车胎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当出现爆胎时,需要将自行车推到修理厂维修,推行过程中由于车胎爆裂,使推行十分费力,且容易出现车轮的车胎被压坏的情况,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爆胎应急车轮装置的自行车车架,可在车轮爆胎后调整应急轮的角度着地后为车体提供支撑,减少车轮内内胎损坏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具有爆胎应急车轮装置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本体,所述的车本体的后轮横叉上固定沿后轮横叉长度方向的托板,所述的托板面上转动连接至少一个伸缩套管,所述的伸缩套管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同直径的通孔并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的外套管上端通过转轴与托板转动连接,所述的内套管下端设置有应急轮,所述的托板上设有呈弧形排列且对称分布的限位孔和位于相邻两个限位孔内的限位螺栓,相邻两个限位孔的距离等于外套管的外径。
通过固定螺栓调节内套管位于外套管外的长度,并通过转轴调节伸缩套管和应急轮的角度,使得应急轮可以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作用,通过限位螺栓将外套管固定在托板上的限位孔之间,可以保证应急轮能够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起到对爆胎后的车轮内胎的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套管设有两个,所述的伸缩套管的外套管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托板的两侧面。
设置两个伸缩套管且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托板的两侧面可以对前轮和后轮均能起到支撑作用,可以在两个轮胎均爆胎时用来支撑整个车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后轮横叉为远离车本体链条的后轮横叉。
托板固定在远离车体链条的后轮横叉上,有利于减小伸缩套管和应急轮对车体正常行驶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车轮正常时,应急轮和伸缩套管固定在托板上且保证不与底面接触,不影响正常行驶;当扎胎或者爆胎时,可将应急轮放下,代替损坏的车轮继续前行,通过调节伸缩套管在托板上位置,来满足前轮或后轮或者两轮爆胎时的应急处理,减少爆胎对出行者带来麻烦,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车本体,2、后轮横叉,3、转轴,4、内套管,5、应急轮,6、托板,7、限位孔,8、外套管, 9、限位螺栓,10、固定螺栓,1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具有爆胎应急车轮装置的自行车车架,包括车本体1,所述的车本体1远离车本体链条的后轮横叉2上固定有沿后轮横叉2长度方向的托板6,所述的托板6面上转动连接至少一个伸缩套管,托板6可以通过螺栓与横叉2固定,方便拆卸和更换,所述的伸缩套管包括外套管8和内套管4,不使用时,内套管收于外套管内,可以节省空间,所述外套管8和内套管4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相同直径的通孔11并通过固定螺栓10连接,所述的外套管8上端通过转轴3与托板6转动连接,所述的内套管4下端设置有应急轮5,所述的托板6上设有呈弧形排列且对称分布的限位孔7和位于相邻两个限位孔7内的限位螺栓9,相邻两个限位孔7的距离等于外套管8的外径。
车本体的后轮横叉2上固定有托板6和一个伸缩套管,当前轮发生爆胎时,将托板6上的限位螺栓9取下,使得外套管8绕转轴在托板6上向前轮转动到合适角度,用限位螺栓9将外套管8固定在相邻限位孔7之间,然后通过外套管8与内套管4上的固定螺栓10在通孔11内的位置调节长度,使得内套管4底端的应急轮5刚好与地面接触,能起到支撑作用。同理后轮发生爆胎时,将托板6上的限位螺栓9取下,使得外套管8绕转轴3在托板6上向后轮转动到合适角度,用限位螺栓9将外套管8固定在相邻限位孔7之间,然后通过外套管8与内套管4上的固定螺栓10在通孔11内的位置调节长度,使得内套管4底端的应急轮5刚好与地面接触,能起到支撑作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祥,未经张兆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60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