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理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5499.3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汤贤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包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理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包可用于汽车上,其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一电池模组都有出线,所以一个电池包内线束很多,对此,一般是采用扎线带将线束扎起来。但是单纯只采用扎线带,还是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扎线带只能将线束束缚在一起,但是没法规范线束走向,从而导致线束还是杂乱无章,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不好整理,使得走线不合理;第二、扎线固定位置不确定,从而制造一致性不好;第三、无保护装置,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会导致线束磨损;第四、线束接头位置没有有效固定,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很大可能会导致接头松动,从而使得线束有断路的风险,危害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理线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电池包的理线固定装置,所述电池包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所述多个电池模组以X排×Y列的方式排列,所述理线固定装置包括一固定支架以及多个扎线带,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U形板以及一固定板,所述U形板包括两竖向板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竖向板下端的横向板,所述两竖向板以及横向板一起形成一理线槽,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其中一竖向板的上端外侧,且所述固定板与最外侧一排电池模组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扎线带包括固定座以及自所述固定座上端往上延伸的扎线,所述固定座下端设置有弹性倒勾,所述弹性倒勾往下穿过所述固定孔后倒勾于横向板下端。
所述U形板与固定板一体成型。
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竖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穿孔。
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与电池模组连接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固定支架的固定板与一排电池模组固定连接,从而能使得多个电池模组的位置相对固定,从而电池模组的连接更稳固;
2、所述电池模组的出线都经由理线槽规范其走向,并经由理线槽内的多个扎线带束缚,从而线束特别整齐美观,便于整理,而且提高了走线的合理性;
3、所述出线都从理线槽内走线,从而相当于线束多了一层保护装置,从而能避免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的线束磨损问题;
4、所有扎线带的固定座都倒勾于固定支架U形板的横向板,从而不能脱离固定支架,所以扎线带的位置相对固定,所以不但制造一致性好,而且提高了线束固定的可靠度,线束接头位置也能得到有效固定,从而能避免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的接头松动的问题;
5、固定支架包括U形板以及固定设置于U形板其中一竖向板上端外侧的固定板,从而相当于固定支架有多个折弯结构,该折弯结构能提高固定支架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理线固定装置用于电池包上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理线固定装置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理线固定装置与线束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支架的侧面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理线固定装置10用于电池包20,所述电池包20包括多个电池模组30,所述多个电池模组30以X排×Y列的方式排列,所述理线固定装置10包括一固定支架1以及多个扎线带2,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一U形板11以及一固定板12,所述U形板11包括两竖向板111以及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竖向板111下端的横向板112,所述两竖向板111以及横向板112一起形成一理线槽113,所述固定板12固定设置于其中一竖向板111的上端外侧,且所述固定板12与最外侧一排电池模组30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板11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图未示),所述扎线带2包括固定座21以及自所述固定座21上端往上延伸的扎线22,所述固定座21下端设置有弹性倒勾211,所述弹性倒勾211往下穿过所述固定孔后倒勾于横向板112下端。
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所述U形板11与固定板12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5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