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量化车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7281.3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5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春永;葛广跃;李乐乐;李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张义 |
地址: | 300384 天津滨海高新区华苑产业***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化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轻量化车身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速增长,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这一世界性问题愈发突出,汽车轻量化设计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车门是汽车车身结构设计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在轻量化设计中车门设计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传统汽车车门外板多采用钢板冲压而成,为了外观考虑,通常会加上一个内饰板,车门通常会比较的重,能耗大,不符合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轻量化车身结构,改进结构以及使用新的轻量化材料,以满足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车身结构,包括铝合金外侧板和钢质内侧板,所述铝合金外侧板和钢质内侧板的边缘都设置有卷起部,铝合金外侧板的卷起部和钢质内侧板的卷起部相互包裹在一起,且铝合金外侧板和钢质内侧板通过粘接剂进行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外侧板和内侧板的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当变形时,利用粘合剂的变形来吸收铝合金的变化;采用新的包边进行强化,将粘贴在一起的钢内侧板和铝合金外侧板一同进行双层弯折,在不使用焊接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的结合强度,还可以防止粘合剂老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外侧板和内侧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既包括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包括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车身结构,为一种车门的结构,包括铝合金外侧板1和钢质内侧板2,所述铝合金外侧板1和钢质内侧板2的边缘都设置有卷起部,铝合金外侧板1的卷起部和钢质内侧板2的卷起部相互包裹在一起,且铝合金外侧板1和钢质内侧板2通过粘接剂4进行粘接。
由于外侧板和内侧板的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当变形时,利用粘合剂的变形来吸收铝合金的变化;采用新的包边进行强化,将粘贴在一起的钢内侧板和铝合金外侧板一同进行双层弯折,在不使用焊接的前提下,实现了高的结合强度,还可以防止粘合剂老化。
具体地,铝合金外侧板1和钢质内侧板2之间设置有复合材料加强结构,所述复合材料加强结构为腔体结构,壁厚为2-5mm,其加工材料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包括铝合金35-50%、碳纤维材料20-30%和聚氨酯树脂20-45%,铝合金呈发泡体结构,发泡体孔隙内注入碳纤维材料与聚氨酯树脂混合物。
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外侧板内包括铝合金外壳13和铝合金外壳15,内表面14、外表面12以及中间层13,所述内表面14和外表面12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中间层13为泡沫夹芯层。由于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作为内层结构,大大降低车身重量,可大幅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采用夹芯结构的一体成型,保证了车身具有足够的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力研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7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