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板式电动车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4839.6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6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全大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机甲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B62M6/90;B23P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18 | 代理人: | 路远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式 电动车 骨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式电动车骨架。
背景技术
电动车由于其轻便快捷、好学易控,且具有很好的环保性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城市中,电动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道路交通工具。在电动车上,电动车骨架是整个电动车的支撑结构,其结构的合理性对车身的性能和骑行者的舒适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车身骨架存在一定缺陷:(1)车身以钢管作为骨架的主体部件,使车身的刚度较差,且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零件过多,使得在骨架的装配过程中容易造成精度累计误差。(2)电动车的蓄电池大多裸露在车体的外部,经过阳光的暴晒和雨水的侵蚀后容易损坏,且电池暴露在车体外部容易造成磕碰并使其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式电动车骨架,以钢板作为车身骨架的主要部件,采用激光切割、冲压、焊接一体化工艺,减少装配过程中零部件的使用,增强车身的整体刚度,并使用包围式的电池仓,对蓄电池提供较好的保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板式电动车骨架,包括车身主体支架,所述车身主体支架包括主体钢板,所述主体钢板为U形结构,在所述主体钢板的前部固定焊接有前部钢板,在所述主体钢板的后部固定焊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后部钢板,所述前部钢板、主体钢板和后部钢板共同包围形成电池仓;在所述主体钢板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前部脚踏板;
在所述前部钢板上固定焊接有前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支架钢板,在所述前部支架的上端固定焊接有方向柱套管,在所述前部支架的前端固定焊接有前车灯支架,在所述前车灯支架上固定焊接有上部支架;
在所述后部钢板上固定焊接有后部支架,所述后部支架包括后支架钢板;在所述后部支架上固定焊接有车尾支架,所述车尾支架包括车尾前钢板和车尾后钢板,所述车尾前钢板和车尾后钢板之间固定焊接有两块对称分布的车尾中部钢板,在两块车尾中部钢板之间固定焊接有两块车尾连接钢板;在所述车尾支架的上部设有坐垫支架;
在所述车身主体支架的后部设有车体后平叉,所述车体后平叉采用方管焊接;在所述两块后部钢板的外壁上均设有第一铰链,所述车体后平叉通过第一铰链与车身主体支架相连接;在所述车尾支架的下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铰链,在所述车体后平叉的上部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铰链,在所述车体后平叉上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上部通过第二铰链与车尾支架相连接,所述减震装置的下部通过第三铰链与车体后平叉相连接;在所述车体后平叉的两侧均固定焊接有后部脚踏板;
所述主体钢板、前部钢板、后部钢板、前部脚踏板、前支架钢板、后支架钢板、车尾前钢板、车尾后钢板、车尾中部钢板、车尾连接钢板和后部脚踏板均采用激光切割、冲压、焊接一体化工艺进行加工固定。
进一步优化地,在所述后支架钢板、车尾前钢板、车尾后钢板、车尾中部钢板、车尾连接钢板、前部脚踏板和后部脚踏板上均设有若干圆形镂空。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减震装置为液压式减震器或弹簧减震器。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板式电动车骨架的表面均经过喷漆、镀锌或喷塑处理。
进一步优化地,所述主体钢板、前部钢板、后部钢板、前部脚踏板、前支架钢板、后支架钢板、车尾前钢板、车尾后钢板、车尾中部钢板、车尾连接钢板和后部脚踏板均为低碳钢或铝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以钢板作为车身骨架的主要部件,采用激光切割、冲压、焊接一体化工艺,减少装配过程中使用零部件对骨架进行连接,增强车身的承载性能和整体刚度,并使用包围式的电池仓,对蓄电池提供较好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板式电动车骨架可应用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机甲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机甲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4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