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回水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442.3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7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思衡;刘仕桃;陈建康;羊绍刚;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02 | 分类号: | F25D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回水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回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部门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热,需及时用传热介质将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以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由于天然水具有优良的热传递性能且费用低廉,资源丰富而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热介质,在工业生产中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各国都是工业水最大用户,除升高温度外冷却水的理化性质无甚显著变化,若采取适当降温措施,使之形成循环回用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并循环使用的一种冷却水系统。主要由冷却设备、水泵和管道组成。冷水流过需要降温的生产设备(常称换热设备,如换热器、冷凝器、反应器)后,温度上升,如果即行排放,冷水只用一次(称直流冷却水系统)。使升温冷水流过冷却设备则水温回降,可用泵送回生产设备再次使用,冷水的用量大大降低,常可节约95%以上。冷却水占工业用水量的70%左右,因此,循环冷却水系统起了节约大量工业用水的作用。
目前冶金行业使用的冷却设备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换热效果降低,导致排气温度较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影响工厂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环保回水冷却系统,该系统可以降低回水压力,增加冷却器的进水流量,增强换热效果,降低排气温度进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益。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回水冷却系统,包括储水池,进水管,冷却装置,回水管和循环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所述冷却装置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回水管包括第一回水管、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三回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靠近储水池的一端设置有水泵。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直径为50~6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管的直径为50~6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水管的直径为130~140mm。
优选的,所述第三回水管的直径为300~35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管靠近所述第三回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闸阀,所述第二回水管靠近所述第一回水管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闸阀。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回水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三回水管垂直于所述第一回水管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阀与所述第二闸阀为电磁阀。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环保回水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储水池,与储水池连接的是一根进水管,在进水管靠近储水池的一端设置有一个水泵,该水泵可以将储水池中的水以一定的压力输送出去,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冷却装置,从储水池流出的热水经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与冷却装置的另一端相连接的是第一回水管,第一回水管与进水管的直径相同,为50~60mm,第一回水管水平设置,第二回水管和第三回水管垂直于第一回水管并与第一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回水管的直径为130~140mm,所述第三回水管的直径为300~350mm,在第一回水管靠近第三回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闸阀,在第二回水管靠近第一回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闸阀,所述第一闸阀与所述第二闸阀均为电磁阀,所述第二回水管与所述第三回水管均与循环水池连通。当进水管输送的水压较大时,同时开通第一闸阀和第二闸阀,使回水端不憋压,可以增加冷却装置的进水量,当水压较小时,可以关闭第二闸阀,降低进水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水冷却系统,操作简单设置安全合理,可以根据进水压力自动调节回水压力以达到压力平衡,不会造成回水端憋压,压力较大时,可以增加冷却装置的进水流量,增强换热效果,降低排气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水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1-储水池,2-水泵,3-进水管,4-冷却装置,5-第一回水管,6-第一闸阀,7-第三回水管,8-第二回水管,9-第二闸阀,10-循环水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4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定心夹紧装置
- 下一篇:圆管异型管钻孔稳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