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轮桨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157.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豪 |
主分类号: | B63H1/08 | 分类号: | B63H1/08;B63H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2024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明轮桨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明轮桨船。
背景技术
明轮船是指在船的两侧按有轮子的一种船,由于轮子的一部分露在水面上边,因此被称为明轮船,以明轮桨为推进的船,复古,适应旅游,水上娱乐使用。一般有两张种推进方式,一种是原始的以人力踩踏木轮推进,一种是现代的以蒸汽机和螺旋桨推进。
现有的明轮船使用的桨轮,其桨叶均为平板结构,如中国专利申请(申请号:201120093866.3)公开了一种新型明轮船,主要由船体、水里、尾舵、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其中:船体头部两侧设置水轮,并与传动装置连接,其尾部设置有舵机和尾舵。现有的明轮船的水轮桨叶是固定的,随着水轮的转动,桨叶的推水面积会逐渐变小,推进效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明轮桨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桨叶的推进方向保持不便,提高推进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明轮桨船,包括船体和设置在船体两侧的明轮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轮桨结构包括主转轮、内齿轮和若干小齿轮,所述主转轮通过转轴固定在船体上且主转轮能够相对转轴转动,所述主转轮通过电机驱动,若干小齿轮转动连接在主转轮上且沿主转轮的周向 均匀分布,每个小齿轮上均设有向外伸出的桨叶,每个小齿轮均与内齿轮相啮合,所述船体上还转动连接有固定齿轮,其中一个小齿轮上固定有同步齿轮,所述固定齿轮与同步齿轮通过链条连接。
本明轮桨船的工作原理:电机驱动主转轮转动,主转轮上的小齿轮和桨叶一同随主转轮转动,由于固定齿轮与同步齿轮的作用,能够带动小齿轮在随主转轮转动的同时自转,主转轮转一周,小齿轮自转一周,桨叶在主转轮及小齿轮的带动下,桨叶面朝向始终不变,总是以最大面积向后推水,在水中上下运动所受的阻力最小,向后的推力较大,推进效率高。
在上述的明轮桨船中,所述同步齿轮与固定齿轮的大小和齿数均相同。上述设计,使得固定齿轮和同步齿轮的配合作用带动小齿轮同步转动,使得桨叶总是以最大面积向后推水,在水中上下运动所受的阻力最小,向后的推力较大,推进效率高。
在上述的明轮桨船中,所述小齿轮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主转轮的边缘处。小齿轮设置在主转轮的边沿处,使得桨叶形成的推水区域较广,向后的推力较大,推进效率高。
在上述的明轮桨船中,所述固定齿轮与所述主转轮同轴设置。同轴设置,能够保证主转轮转一周,小齿轮自转一周,桨叶在主转轮及小齿轮的带动下,桨叶面朝向始终不变,总是以最大面积向后推水,在水中上下运动所受的阻力最小,向后的推力较大,推进效率高。
在上述的明轮桨船中,所述固定齿轮和同步齿轮位于主转轮与小齿轮之间。结构紧凑,利于空间布置。
在上述的明轮桨船中,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转轮上具有齿牙,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主转轮的齿牙相啮合。电机转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主转轮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明轮桨船具有以下优点:电机驱动主转 轮转动,主转轮上的小齿轮和桨叶一同随主转轮转动,由于固定齿轮与同步齿轮的作用,能够带动小齿轮在随主转轮转动的同时自转,主转轮转一周,小齿轮自转一周,桨叶在主转轮及小齿轮的带动下,桨叶面朝向始终不变,总是以最大面积向后推水,在水中上下运动所受的阻力最小,向后的推力较大,推进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明轮桨船的侧视图。
图2是本明轮桨船的俯视图。
图3是明轮桨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船体;2、主转轮;3、内齿轮;4、小齿轮;5、转轴;6、电机;7、桨叶;8、固定齿轮;9、同步齿轮;10、链条;11、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明轮桨船,包括船体1和设置在船体1两侧的明轮桨结构。
明轮桨结构包括主转轮2、内齿轮3和若干小齿轮4。主转轮2通过转轴5固定在船体1上且主转轮2能够相对转轴5转动,主转轮2通过电机6驱动,电机6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主动齿轮11,主转轮2上具有齿牙,主动齿轮11与所述主转轮2的齿牙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豪,未经李伟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平衡式分支线耦合器
- 下一篇:内河船舶推进用消涡鳍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