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悬臂注塑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193.5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2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熊静;张致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爱丝坦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悬臂 注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悬臂注塑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
如公布号为“CN105857587A”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多轴无人机与其飞行方法,在上述专利所公开的结构中,包括多个悬臂,悬臂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无人机主体上和螺旋桨;但是当无人机在空中飞行遇到较大的风时,悬臂可能会因为强度强度不够而损坏,破坏无人机的飞行平衡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悬臂注塑件,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机悬臂注塑件,包括与无人机机身相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螺旋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连接桥,所述第一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空腔上避开第一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连接部向内凹陷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中心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避开第二通孔的位置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连接桥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斜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中心向下凹陷形成方形凹槽,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一凹槽对称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与第一加强板垂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部与无人机主体连接,固定件从第一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穿过后连接在无人机主体,螺旋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将螺旋桨与无人机主体连接的电线等可从第三凹槽处伸入进连接桥上的第一凹槽中,设置在第一加强板上的方形凹槽可用于卡接电线,之后电线从第一通槽伸入进无人机主体中。考虑到无人机的承重,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桥均制成空心,有利于减轻无人机的承重,而设置的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加强连接桥处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连接桥由工程塑料注塑后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程塑料常被用作工业零件或外壳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以及抗老化性;注塑是一种常见的将塑料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这种制作方法具有产量大、制作周期短、生产价格低廉等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空腔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通孔同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人机在降落过程中,可能会因操作不当或天气等原因,使无人机与地面发生激烈的碰撞,致使螺旋桨损坏;在安装过程中,在第二凹槽中放置橡胶垫,可起到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围绕第一通孔环形阵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减小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阻力,通常会将无人机主体建造成流线型;仅靠固定件从第一通孔中穿过后与无人机主体固定可能会出现固定不牢靠或悬臂整体与无人机主体之间错位等情况,可将螺栓固定件等从第一通孔中穿过之后于无人机主体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孔内壁设置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壁带有螺纹的螺栓等穿设在第一通孔中,起到固定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孔中穿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朝向第一空腔的一端上设置有吸盘,所述固定件背离第一空腔的一端上设置有橡胶抵接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无人机外表壁光滑,可将固定件朝向无人机主体的方向旋紧,吸盘吸附在无人机主体上,在负压的作用下与无人机主体紧密连接;而设置在另一端上的橡胶抵接片既能保证固定件不从第一通孔中脱落,其次当吸盘吸附在无人机主体上时,橡胶抵接片抵接在第一连接部的外壁上可起到减震的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桥与第一连接部连接处、连接桥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处均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整个悬臂成流线型,从而减小飞机飞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空腔与第一凹槽处设置有弧形挡板,所述弧形挡板上设置有第四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连接螺旋桨的电线从第二空腔中进入到连接桥时,第四凹槽起到限位的作用,避免飞机降落与地面之间发生碰撞时,电线与螺旋桨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爱丝坦模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爱丝坦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锚绳网罩系统及观光系留气球
- 下一篇:一种快速组合多旋翼无人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