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5331.6 | 申请日: | 2017-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加锋;周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富瑞祥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8;H01B7/29;H01B7/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抗拉强度 稳定性 铜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铜线,特别涉及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
背景技术
绞线有很多种,分为单股导线、多股绞线、复合材料多股绞线,绞线是以绞合单线绕绞线轴等角速度旋转和绞线匀速前进运动实现的,常用的有铜、铝两种,铜、铝线可以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适用于工作频率较高,单股线材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损耗过大的场合,使用绞线可以使运行温度降低,相比同截面积的单股线,绞线拥有更高的机械性柔韧性,电缆的线芯若用单根实心的金属材料制成,势必影响其柔软性而不能随意弯曲,截面越年夜弯曲越坚苦,这样必然给施工带来没法克服的坚苦,经研究,采用多股导线绞合线作为线芯是最好的结构,这样的结构非但能使电缆的柔软性年夜年夜增加,而且可以使弯曲时的曲度不集中在一处,而是散布在每股导线上,每股导线的直径越小,弯曲时发生的弯曲应力也就越小,因而在允许弯曲半径情况下不会发生塑性变形,从而电缆的尽缘层也不致损坏,同时弯曲时每股导线间能够滑移,各层标的目的相反扭绞,使得整个导体内外遭到的拉力和压力分化,这就是采用多股导线绞合形式线芯的缘由。
在现有的绞线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铜绞线的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铜绞线在强度以及稳定性上依然达不到理想状态,使用过程中套管绞铜线依然硬度低、耐磨性差以及陶瓷韧性差的特点,使其使用寿命短,需经常进行维修,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包括绞铜线本体,所述绞铜线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铜线,所述第一绞铜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绞铜线,所述第二绞铜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绞铜线,所述第一绞铜线、第二绞铜线和第三绞铜线的外侧均设置有陶瓷橡胶管,所述第一绞铜线、第二绞铜线和第三绞铜线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缓冲管,所述支撑缓冲管的外侧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侧设置有PVC夹层,所述PVC夹层的外侧设置有耐磨陶瓷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夹层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陶瓷管由陶瓷和金属有机材料制作复合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可以有效的提高绞铜线的使用范围以及便捷性,可弥补一些应用上的不足,有效的提高了绞铜线使用的稳定性,具有高强度,稳定性好的特点,高耐磨、耐蚀、耐热性好,减少故障率,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绞铜线本体;2、第一绞铜线;3、第二绞铜线;4、第三绞铜线;5、支撑缓冲管;6、陶瓷橡胶管;7、耐磨陶瓷管;8、填充层;9、PVC 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高抗拉强度稳定性绞铜线,包括绞铜线本体1,绞铜线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绞铜线2,第一绞铜线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绞铜线3,第二绞铜线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绞铜线4,第一绞铜线2、第二绞铜线3和第三绞铜线4的外侧均设置有陶瓷橡胶管6,第一绞铜线2、第二绞铜线3和第三绞铜线4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缓冲管5,支撑缓冲管5的外侧设置有填充层8,填充层8的外侧设置有PVC夹层9,PVC夹层9的外侧设置有耐磨陶瓷管7。
进一步的,PVC夹层9由聚氯乙烯材料制作而成,硬聚氯乙烯有较好的抗拉、抗弯、抗压和抗冲击能力,可单独用做结构材料。
耐磨陶瓷管7由陶瓷和金属有机材料制作复合而成,韧性好、耐冲击、焊接性能好以及刚玉瓷高硬度、高耐磨、耐蚀、耐热性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富瑞祥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富瑞祥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5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