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926.2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4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忠;张绪美;吴培松;沈明星;胡青青;王琪;史勇;杨晓晨;徐坚;薛小豫;张耀忠;韦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市沙溪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B63H1/04;B63H21/17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方中 |
地址: | 2154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清洁 驱动 装置 | ||
1.一种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在舷侧外板上的套筒、设置在所述套筒内且与明轮相传动连接的减速机、以及驱动马达,其中所述驱动马达位于船体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轮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减速机输出端部并与所述明轮相传动连接的法兰、设置在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舷侧外板的端部用于将所述套筒与所述减速机可拆卸且密封连接的连接组件、以及绕着所述套筒的周向设置所述套筒外周的定位条,其中所述定位条的厚度与所述定位条与所述明轮之间的间距之和等于所述明轮与所述舷侧外板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轮与所述舷侧外板的距离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筒的远离所述舷侧外板的端部的帽口部、与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端部密封连接的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帽口部相拆卸且密封连接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明轮包括位于两侧且呈圆形的第一轮骨架和第二轮骨架、用于将所述的第一轮骨架和第二轮骨架相固定连接的多片桨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片所述桨叶绕着第一轮骨架和第二轮骨架的周向均匀分布,且相邻两片所述桨叶、及所述第一轮骨架和第二轮骨架之间形成左右上下敞开的镂空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轮骨架包括形成同心圆的内圈和外圈,所述的第二轮骨架与所述外圈外径相等的轮圈、用于将所述的法兰与所述轮圈相连接的连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叶的片数与所述连杆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的桨叶的四角分别连接在所述内圈和外圈、所述的轮圈和所述连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叶包括呈矩形的板体、位于所述板体两侧且横设在所述的第一轮骨架和第二轮骨架之间的第一折边和第二折边,其中第一折边的两端部将所述外圈与所述轮圈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折边的两端部将所述的内圈与连杆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折边和所述的第二折边相互平行且与分别与所述板体相垂直的设置在所述板体的同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面清洁船的明轮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连接在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的第二折边所在的相对侧,且与所述轮圈连接端部设有与所述板体形成30~60°的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市沙溪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未经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飞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太仓市沙溪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92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驳船整体运输风机的系统
- 下一篇:漂浮物清理船配套的全滤网引拉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