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消防灭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7475.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23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A62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廖彬佳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防 灭火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机体,行走机构为机体的载体,机体上安装有风炮机构,风炮机构包括第一炮筒,的第一炮筒由液压缸支撑在机体上,第一炮筒上方固定设有支座,支座顶部沿第一炮筒的周向开设有弧形的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并排安装有水炮和泡沫炮,支座与支架之间设有定位销轴,第一炮筒前端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炮筒,第二炮筒内部设置有一圆形铸造件,铸造件上固连有若干个雾化喷头,第三炮筒固定安装于于第一炮筒后端的内部,第三炮筒的内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风扇,机体的尾部设置有为雾化喷头供水的引水管。该机器人解决水炮的喷雾范围不便于调节以及拆装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发展,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各类场所会不可避免的突发火灾,火灾发生后早一刻及时扑救就少一分损失。现在的消防实战中,常见的灭火方式为利用消防车在火灾外围进行定点作业和由消防员拖拽水源深入火灾现场进行移动作业,对于范围较大或地形较复杂的火灾现场只能依靠消防人员进行移动作业来灭火。
然而,由于火灾现场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且通常伴随着大量浓烟,消防人员在进入火灾现场内部之前往往并不能很充分的侦察和分析现场情况,这导致消防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此外,仅依靠消防人员进行移动作业来灭火,对于一些高危火场的扑救工作,如遇到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泄露的火场则无法进行第一时间的扑救。在处处讲求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趋势中,设计一款高性能的消防机器人成为了使消防人员远离危险、避免伤害以及火场及时扑救的有效替代方案。
现有的消防灭火机器人的水炮的喷雾范围不能够调节,而且水炮、泡沫炮以及风扇均固定安装于一个炮筒,该种结构不方便于组装及后续的拆卸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解决水炮的喷雾范围不便于调节以及拆装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防灭火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机体,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型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为机体的载体,所述机体上安装有风炮机构,所述风炮机构包括第一炮筒,所述的第一炮筒由液压缸支撑在所述机体上,所述第一炮筒上方固定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顶部沿所述第一炮筒的周向开设有弧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并排安装有水炮和泡沫炮,所述支座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定位销轴,所述第一炮筒前端的外部套设有第二炮筒,所述第二炮筒内部设置有一圆形铸造件,所述铸造件上固连有若干个雾化喷头,所述第一炮筒后端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炮筒,所述第三炮筒的内部安装有由液压马达驱动的风扇,所述机体的尾部设置有为所述雾化喷头供水的引水管。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支座前后对应设有两个,所述支架的两个支脚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滑槽内,两个所述支座的侧部开设有与所述滑槽的弧度相应的开口,连接杆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的两个开口与所述两个支脚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两个所述支脚与对应的所述支座之间分别设有销轴。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一炮筒与所述第三炮筒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式,所述第三炮筒的后部开设有进风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水炮和泡沫炮通过支架和支座滑动安装于第一炮筒上方,根具不同的火场,将支架沿滑槽滑动,可以分别使水炮或泡沫炮处于最高点,提高喷射距离和喷射精准度;还可根据灭火点与水炮的距离,使支架沿滑槽滑动,调整水炮或泡沫炮的高度,进而调整喷射水或喷射泡沫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鑫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