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潜孔钻头摩擦磨损试验的旋转伸缩夹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9132.7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利;张江北;米凯;邵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6 | 分类号: | G01N3/56;G01N3/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钻头 摩擦 磨损 试验 旋转 伸缩 夹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潜孔钻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潜孔钻头摩擦磨损试验的旋转伸缩夹持器。
背景技术
潜孔钻头在露天和地下矿山、采石场、水电工程、水井钻进、矿物勘探、岩体钢索锚固孔钻凿、地热开凿、地铁工程开挖、边桩支护等施工场地大量使用。磨损是潜孔钻头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不仅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也造成人力、物力及原材料的大量浪费。目前各个潜孔钻头生产厂家使用的材料、热处理方式以及加工方法等参数差别较大,造成其性能各有不同,如何正确地评价潜孔钻头的耐磨性对于矿山工具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潜孔钻头性能试验一般采用现场工业性试验和潜孔冲击器冲击试验台试验两种方式,前者工作过程中影响因素多,不能准确判定潜孔钻头的磨损原因,后者试验结果为潜孔钻头和冲击器的综合性能,耐磨性只是其一部分,而且由于试验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磨损不太明显。目前,在企业、高校或研究所尚未有针对潜孔钻头的切削齿进行耐磨性(摩擦磨损)试验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潜孔钻头摩擦磨损试验的旋转伸缩夹持器可以夹持住潜孔钻头,可以对潜孔钻头上安装的不同方向的切削齿施加轴向力以及提供公转和自转的驱动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潜孔钻头摩擦磨损试验的旋转伸缩夹持器,包括试验台,试验台左侧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顶部右侧通过两个第一滚珠轴承转动设有转轴,转轴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架上设置有公转驱动电机,公转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转轴上同轴向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转轴中部右侧通过加强筋板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中心沿垂直方向设置,气缸的活塞杆设置有旋转夹持头。
旋转夹持头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轴承座和夹持套,第一连接轴的上端与活塞杆下端同轴向固定连接,轴承座为下端敞口的圆筒体结构,第一连接轴的下端插设在轴承座上部并与轴承座上端部螺纹连接,第一连接轴上螺纹连接有与轴承座上端面顶压接触的上紧固螺母,第二连接轴上部伸入到轴承座内并通过两个第二滚珠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下端设置有套在第二连接轴外的压盖,夹持套内开设有底部敞口的夹持孔,夹持套下部沿夹持孔的径向方向螺纹连接有第一顶丝,夹持套上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块,第二连接轴下端插设在连接块内并与连接块螺纹连接,第二连接轴上螺纹连接有与连接块上端面顶压接触的下紧固螺母,活塞杆、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轴承座和夹持套的中心线重合。
轴承座右侧部固定设置有自转驱动电机,自转驱动电机的主轴同轴向连接有第二主动齿轮,连接块的外部设置有与夹持套同轴向的齿圈,第二主动齿轮与齿圈啮合。
安装架上螺纹连接有沿转轴径向方向并与转轴顶压配合的第二顶丝。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潜孔钻头的较粗端安装有硬质合金的正面切削齿和侧面切削齿,其中正面切削齿的安装方向与潜孔钻头轴线方向一致;侧面切削齿为周向切削齿,沿潜孔钻头的端部设置一周,侧面切削齿的安装方向与潜孔钻头轴线方向呈一定角度,角度范围0-30°。
本实用新型的试验台上设置有耐磨性检测砂轮,砂轮可以水平固定在试验台上,也可以通过动力驱动沿水平方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91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