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9266.7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8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珈玮;施宇峰;夏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8 | 分类号: | G01M1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05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投资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视镜 耐久 试验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设备,特别是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使用中,很多车主经常为了避免后视镜被来往行人或车辆撞到或是在驻车时避免行人,将后视镜收拢,经常转动后视镜,容易使后视镜转动处松动,这样在行车过程中后视镜会在车身震动时发生位置变动,使驾驶员不能正确观察后方交通信息,带来了严重安全的隐患。所以,汽车可折叠后视镜不仅要在生产工艺和结构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在其出厂前进行耐久性检验,以提高其可靠性。目前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往往只能针对某几款后视镜进行测试,通用性不是很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低且通用性强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包括设备平台,所述设备平台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和后视镜固定板,在电机固定的侧面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设有旋转轴,该旋转轴贯穿设备平台且连接有拨叉,在拨叉的另一端上设有档棒支架,所述档棒支架上连接有两根档棒,所述后视镜固定板由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转轴组成,所述上固定板通过转轴铰接在下固定板上,下固定板固定在设备平台上,另外在上固定板上设有上滑槽,下固定板上设有下滑槽;所述拨叉上设有至少三排供档棒支架插接的安装孔位,所述档棒支架上设有至少四个供档棒插接的调节孔位。
通过上述转轴可以任意角度调节后视镜的安装角度,通过上滑槽可调节后视镜的安装高度,通过下滑槽可以调节后视镜左右安装位置,从而满足后视镜旋转轴与电机转轴在同一轴线上。
为了实现后视镜翻折的固定要求,所述拨叉上设置可调节安装位置的孔安装孔位,可根据后视镜的长度调节旋转的长度;同时在档棒支架上也设有调节孔位,可按照后视镜的宽度调节档棒的安装位置方便固定位置。
所述拨叉可随电机进行正反控制角度旋转,并可按照要求进行旋转速度设定,同时可在环境箱内放置进行高温低温的环境测试,温度范围是-40℃~80℃。
为了便于计数和操控,所述电机由PLC控制。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其技术效果是利用后视镜固定板,使得多种后视镜可方便地固定在台架上,与现有市场上的设备相比,该设备的试验参数变动调整比较灵活,成本较低,通用性较高,可扩展性比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设备平台1、电机固定板2、后视镜固定板3、电机4、旋转轴5、拨叉6、档棒支架7、档棒8、上固定板9、下固定板10、转轴11、上滑槽12、下滑槽13、安装孔位14、调节孔位15、后视镜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后视镜翻折耐久试验设备,包括设备平台1,所述设备平台1上固定有电机固定板2和后视镜固定板3,在电机固定板2的侧面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设有旋转轴5,该旋转轴5贯穿设备平台1且连接有拨叉6,在拨叉6的另一端上设有档棒支架7,所述档棒支架7上连接有两根档棒8,所述后视镜固定板3由上固定板9、下固定板10和转轴11组成,所述上固定板9通过转轴11铰接在下固定板10上,下固定板10固定在设备平台1上,另外在上固定板9上设有上滑槽12,下固定板10上设有下滑槽13;所述拨叉6上设有至少三排供档棒支架7插接的安装孔位14,所述档棒支架7上设有至少四个供档棒8插接的调节孔位15。
所述拨叉6可随电机4进行正反控制角度旋转。
为了便于计数和操控,所述电机4由PLC控制。
在具体实施试验过程中,将后视镜16放置在设备平台1,并固定在后视镜固定板3的上滑槽12中,利用下滑槽13来进行左右位置的调节,使得后视镜16旋转轴与电机4旋转轴5在同一轴线上。接着利用调节档棒支架7和两个档棒8之间的距离从而固定好后视镜16的另一端即可进行实验。其中翻转次数的控制为沿行车方向500次,沿行车反方向2000次,即1次行车方向,4次行车反方向为一个循环,控制实验频率是2次/min,其控制方向往返次数可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通过PLC进行调整,例如2次行车方向,3次行车反方向为一个循环,实验频率最大可为6次/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汽车零部件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9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音器
- 下一篇:汽车涂装车间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