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阻抗测试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0352.1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娟;冯彦博;王慧泉;王金海;戚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7 | 分类号: | G01N2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测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阻抗测试盒,归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机 械装置等领域。
背景技术
溶液或凝胶的导电性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溶质的浓度,溶液的温度,溶 液与测试电极的接触面积,溶液的物理形状等。在科学研究中,一方面,需要 探究影响溶液或凝胶导电性的因素。另一方面,需要配制具有特定电导率的溶 液或凝胶。但是,由于溶液或凝胶的流动性,形状不规则,对于被测物的导电 性测量的准确性有所降低,同时对于被测物导电性分析的正确性以及分析效率 有很大影响。
溶液或凝胶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使用,特别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用于仿体 的制作。例如在电阻抗成像试验中,利用NaCl与琼脂配成的胶体模仿人体组织, 利用NaCl溶液与铝棒模仿人体的肢体进行电阻抗成像实验。仿体的制作目标是 制作具有特定电导率的结构体,例如NaCl溶液类似的强电解质溶液与加入离子 的凝胶的电导率需要尽可能接近人体的电导率值。电阻抗测试盒用来测量配置 的溶液和凝胶的电导率,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专利与已授权专利[1] 所具有的区别在于电极片采用双电极形式,两电极呈环形与圆形,两者互不接 触。
参考文献:
[1]天津工业大学.一种电阻抗测试盒:中国,0569687.5[P].2017-03-22.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阻抗测试盒,本发明实现了具有流动性的溶液或凝胶 的电阻抗的有效测量,从而提高被测物电阻抗的测量的准确性以及导电性分析 的效率,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电阻抗测试盒,包括:圆柱外观主体结构,内部有容纳被测物的规则 空间,两侧为螺纹塞,螺纹塞被测物接触的一侧结合电极,螺纹塞打孔引出导 线,其中,
空间,两侧为螺纹塞,螺纹塞被测物接触的一侧结合电极,螺纹塞打孔引出导 线,其中,
阻抗测试盒制作材料为绝缘体,其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制作之前进行更 改。
所述螺纹塞被测物接触的一侧结合电极,螺纹塞打孔引出导线。
所述电极由环形电极与圆形电极组成。
所述环形电极的内直径大于圆形电极的直径,两者互不接触。
所述环形电极与圆形电极的导线通过在螺纹塞上打孔引出。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阻抗测试盒,本发明克服了液体或凝胶具有流动性,形 状不规则的限制,以及在测试过程中电极接入不均匀的缺点,提高了液体或凝 胶电阻抗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测试物电导率等其它科学指标的计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2、3分别为电阻抗测试盒腔体的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图4、5、6分别为电阻抗测试盒螺纹塞的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图7为电阻抗测试盒整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 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2、3、4、5、6、7选取内腔为圆柱体为例进行描述。
图1、2、3、4、5、6、7中物理量均可由实际情况选取。
观察说明书附图可知,图7是由腔体与螺纹塞通过螺纹结构链接而成。
图4中4.1为金属电极,4.2、4.3为导线过孔。图5中5.1为环状电极片, 5.2为圆形电极片,所示螺纹塞手持部分此例选取为正方形,可选取为任意多边 形,其目的在于便于手持,防止测试盒滚动。
图7中7.1为环状电极导线,7.2圆形电极导线,7.3位环状电极,7.4为圆 形电极。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阻抗测试盒的使 用,详见下文描述:
测量不同浓度溶质情况下溶液电阻抗。
首先以不同的梯度配置好待测溶液。
旋开电阻抗测试盒一端,将待测溶液注入,旋紧螺旋塞。
将环状电极接入激励电流源,向被测物注入电流;将圆形电极接入电压采 集器,采集被测物两端电压。
通过注入电流与采集到的电压数据计算被测物电阻抗。
更换溶液,重复上述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上述本发明 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 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03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质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Mecanum轮的无人全景毒气勘测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