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车辆平衡的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82051.4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8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管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中林 |
主分类号: | B60G17/016 | 分类号: | B60G17/016;B60G17/0165;B60G17/08;B60G21/073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32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车辆 平衡 悬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车辆平衡的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时,往往都会出现离心外侧压缩降低内侧上翘举起,过分倾斜现象甚至出现倾覆可能,在高低不平的底面上快速行驶也会特别颠簸,这样是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乘坐驾驶的舒适性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车辆平衡的悬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控制车辆平衡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架部分和车辆上的平衡部分,悬架部分为悬架主体和车轮上的液压缸,液压缸前端和后端设有管道接口,所述的平衡部分包括四轮悬架系统;
所述的四轮悬架系统,包括流体源、电磁换向阀、管道,电磁换向阀设有是四个,分别对应左右两侧车轮上的液压缸,电磁换向阀两端分别设有两个口,一侧为流体输入口和流体回流口,另一侧为左工作流体口和右工作流体口,通过电磁换向阀上的平衡传感器指令控制左工作流体口和右工作流体口的开启,流体源上设有管道连接流体输入口,流体回流口设有管道连接流体源,车辆左侧车轮上的液压缸前端设有管道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左工作流体口,左侧车轮上的液压缸后端设有管道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右工作流体口;车辆右侧车轮上的液压缸前端设有管道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右工作流体口,左侧车轮上的液压缸后端设有管道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左工作流体口;
当车辆向右倾斜时,平衡传感器会指令电磁换向阀,致使车辆左侧的电磁换向阀右工作流体口打开,车辆左侧车轮上的液压缸收缩,悬架下降,车辆右侧的电磁换向阀右工作流体口打开,车辆右侧车轮上的液压缸伸展,悬架上降,瞬间车辆平衡,左右平衡同理效应。
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可替换为转向器、平衡传感器中的一种。
流体源与流体输入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流体泵。
流体源上的一根管道分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连接在电磁换向阀的流体输入口,流体源上的另一根管道分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连接在电磁换向阀的流体回流口。
所述的液压缸前端和后端管道接口分别设有两个,其中前端和后端的一个管道接口设有管道连接电磁换向阀,前端和后端的另一个管道接口设有管道连接液压减震装置。
液压减震缓冲装置包括缸体,侧壁设有接口连接管道与液压缸连接,缸体两端设有孔,缸体前端设有球体,球体内设有橡胶垫隔成两部分,缸体内设有活塞,缸体后端的孔内连接管道,管道连接在连接于液压缸后端的管道上;
车轮挤压液压缸缸体时,液压缸缸体后端受压压缩,在整体升降装置的电磁换向阀关闭的状态下,同一侧前后轮压缩的气体挤压至液压减震缓冲装置后端,顶动液压减震缓冲装置内部的活塞,活塞受压前推,推动球体内的橡胶垫,橡胶垫收压,可为液压缸缸体提供更多的受压空间,在路面颠簸的情况下,液压缸缸体受力大小随时改变,橡胶垫受压可提供更好的缓冲减震作用。
所述的液压减震缓冲装置的缸体中间设有金属隔板,金属隔板上设有圆孔,金属隔板将液压减震缓冲装置的缸体一分为二,两个空间内斗设有活塞,两个活塞通过插在圆孔内的金属杆连接,液压减震缓冲装置的缸体两个空间长度与金属杆长度相同,液压减震缓冲装置的缸体侧壁的接口设在缸体的后端侧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互联悬架使车辆在行驶时车轮能随底面的不平被动实现交叉升降消扭适应地形,使车辆在不平的地面上快速行驶不会太颠簸,所有车轮对地面压力均匀,特别在高速行驶转弯时离心外侧悬架会升加强刚度,内侧会降,不会出现外侧压缩下降内侧减轻上举的现象,大大提高了车辆的舒适和安全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减震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一种控制车辆平衡的悬架系统,包括悬架部分和车辆上的平衡部分,悬架部分为悬架主体和车轮上的液压缸1,液压缸前端和后端设有管道接口,其中平衡部分包括四轮悬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中林,未经管中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820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和具有它的车辆
- 下一篇:主动防车身侧倾悬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