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内部自润滑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9968.9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8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志;文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51221 | 代理人: | 张伟,庞启成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内部 润滑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内部自润滑齿轮。
背景技术
齿轮是机械间传动的介质,齿轮机构用以传递两轴之间的运动和动力,为不同方位动能的传递提供了可能,由于齿轮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因此齿轮传动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类型和尺寸多种多样,需要满足的应用要求也各不相同,但齿轮作为各种传动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的性能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减速器的使用过程中,主要依靠齿轮间的啮合,而啮合齿轮间的摩擦系数较大,频繁啮合的齿轮间如果缺少润滑油也容易发热损坏,尤其是低速重负荷的大型减速器,磨损更加严重,因此需要定时地对齿轮副添加润滑油,否则严重磨损后的齿轮几何学特征改变,齿侧间隙增大,引起齿轮强度变低、啮合噪音变大,传动不平稳,甚至会造成断齿的安全事故。而在添加润滑油时,若采用浇注的方式将液体润滑油浇在轮齿表面,在该过程中,大部分润滑油无法长期覆盖在轮齿的表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润滑效果不佳;而采用油浴的方式在齿轮箱内设置润滑油箱,储存较多润滑油,齿轮摩擦发热造成箱内温度升高,与外界的压力差增大,润滑油在压差作用下,容易造成漏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齿轮的轮齿缺乏润滑油容易造成啮合区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润滑效果不佳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内部自润滑齿轮,在齿轮传动过程中自行释放至轮齿表面,节约润滑油,有效减缓轮齿的磨损,降低使用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内部自润滑齿轮,包含若干个轮齿,每个所述轮齿内设有空腔,每个所述轮齿的啮合区上设有若干个孔一,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孔二,所述孔一与孔二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孔二上设有单向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内部自润滑齿轮,包含若干个轮齿,每个所述轮齿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储存润滑油,每个所述轮齿的啮合区上设有若干个孔一,所述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孔二,所述孔一与孔二均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孔二上设有单向阀,所述空腔内充满润滑油,所述单向阀限制所述空腔中的润滑油从所述孔二中流出,保持所述空腔中储存有润滑油,所述孔一分布于所述轮齿的啮合区,由于所述齿轮持续转动,在离心力、重力的作用下,所述润滑油从所述孔一中流出涂覆至所述轮齿的啮合区,使得所述啮合区能够自动、持续地获得润滑,形成化学膜,从而保护轮齿表面,减小齿轮的磨损,采用本装置能够自动、持续地润滑轮齿的啮合区,提高润滑效果,润滑区域广泛,减少轮齿的磨损,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提高齿轮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齿轮在工作中不便添加润滑油的安全性问题,减少润滑油的浪费,避免油浴方式造成润滑油的泄露,节省成本,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尤其适用于低速重负荷的大型减速器。
优选的,每个所述轮齿上设有一个所述孔二。
即每个所述孔二对应设于一个所述轮齿上,出油的油路更短,出油快速,能够避免转动对出油带来的影响,润滑效果更好,便于与润滑油接触,能够更好的使润滑油进入所述空腔。
优选的,所述孔二位于所述轮齿侧面的非啮合区。
所述孔二位于所述轮齿的非啮合区,即不参与啮合的侧面,避免影响所述啮合区所在侧面的强度。
优选的,所有所述孔二设于每个所述轮齿的同侧。
优选的,所有所述孔一位于所述啮合区上转动方向的一侧。
对于部分齿轮结构来说,如减速箱等,齿轮的转动方向始终保持不变,所有所述孔一位于所述啮合区上转动方向的一侧,有利于节省加工成本,避免浪费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孔一与孔二均为圆形,所述孔一的直径小于所述孔二的直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孔一的直径为所述轮齿上的所在面的宽度的1/25-1/15。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孔二的直径为所述轮齿上的所在面的宽度的1/3-1/2。
优选的,所有所述孔一中设有渗透物,所述渗透物为海绵。
在所述孔一中设置渗透物,能够使所述润滑油缓慢均匀的流出,润滑效果更好。
进一步优选的,所有所述孔一的出油端设有防护网。
所述防护网用于限制所述渗透物,避免其从所述孔一中脱离,同时不影响其出油。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工业学院,未经成都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9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便于固定的计算机主机装置
- 下一篇:无人机(B款)